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祖强,工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主任,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高性能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3项、厅局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8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5)和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2和第9)、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2和6);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20篇;参编地方和团体标准各1部、专著和教材5部;获准国家专利14项;获第二届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强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基于一致风险的抗震性能与评估方法研究,编号52278212,主持,2023年01月-2026年12月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机理及灾变控制研究,编号51308444,主持,2014年01月-2016年12月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高强箍筋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研究,编号2021JM-351,主持,2021年01月-2022年12月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高温损伤机理及剩余承载力评估,编号2018JM5124,主持,2018年01月-2020年12月
[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编号2014JQ7288,主持,2014年01月-2015年12月
[6] 陕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高强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编号2019021,主持,2019年1月-2020年12月
[7] 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建设科研计划项目:高强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机理与性能评估研究,编号21JP062,主持,2021年01月-2023年12月
[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型钢混凝土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16JK1464,主持,2016年01月-2017年12月
[9]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编号2013JK0979,主持,2013年01月-2014年12月
标准:
[1] T/CSCS014-2021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团体标准,排名第4
[2] DB 61/T5005-2021 聚丙烯网水泥砂浆抗震加固砌体农房墙体应用技术导则,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1,地方标准,排名第5
专著和教材:
1. 薛建阳,刘祖强,梁炯丰,彭修宁. 大型火电主厂房钢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
2. 薛建阳,刘祖强.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分析与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 薛建阳、王静峰主编,刘祖强参编.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4. 薛建阳主编,刘祖强参编.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5. 薛建阳主编,刘祖强参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代表性科研论文:
1. Pengfei Qu,Zuqiang Liu, Jianyang Xue.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RC special-shapedcolumns with different loading angle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2, 44(6):789-801.(通讯作者,SCI检索-2区)
2. ChaofengZhou, Zuqiang Liu, Jianyang Xue,Yonggang Ding, Rui Pang. Damage and quantitative indexes for steel reinforcedconcrete column with T-shaped section,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2,46: 103779. (通讯作者,SCI检索-2区)
3. Zuqiang Liu, Xiaonan Wang, ZhimingZhou, Jianyang Xue, Binglin Lai, Jinjun Xu.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patial frame with irregularsection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1, 242: 112507.(SCI检索-2区)
4. Zuqiang Liu, Chaofeng Zhou, JianyangXue, Roberto T. Leo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T-shaped column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0, 36(3):339-353.(SCI检索-2区)
5. Zuqiang Liu, Jianyang Xue, Liangjie Qi,Liang Gao.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reinforcedrecycled concrete frame with infill wall,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Special Buildings, 2020, 29(10): e1744.(SCI检索-3区)
6. Zuqiang Liu, Chaofeng Zhou, JianyangXue.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frame with archaized-style underpseudo-dynamic loading,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19, 17(1): 39-48. (SCI检索-4区)
7. J. Wang, Z.Q. Liu, J.Y. Xue and C.M. Hu. Effectsof loading histor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RC T-shaped column, PartⅠ: Loading along web, Structural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8, 68(2): 193-201. (通讯作者,SCI检索-3区)
8. Zu Q. Liu, Jian Y. Xue and Hong T.Zhao.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pecial-shaped column-beamjoints,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16, 11(4): 665-680. (SCI检索-4区)
9. Zu Q. Liu, Jian Y. Xue, Xiu N. Peng andLiang Gao. Cyclic test for beam-to-column abnormal joints in steelmoment-resisting frame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5, 18(5):1177-1195. (SCI检索-3区)
10. Zu Q. Liu, Jian Y. Xue, Hong T. Zhaoand Liang Gao. Cyclic test for soli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withspecial-shaped columns, 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 2014, 7(3): 317-331. (SCI检索-4区)
11. 刘祖强,薛建阳,赵鸿铁,隋龑. 损伤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13,46(8):67-73. (EI检索)
12. 刘祖强,李雅婷,薛建阳,周超锋. 沿翼缘加载的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20,41(11):29-40.(EI检索)
13. 刘祖强,杜振宇,薛建阳,周超锋,任瑞.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十形与L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9,40(4):104-115.(EI检索)
14. 刘祖强,薛建阳,倪茂明,周鹏,赵鸿铁.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边框架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12,33(8):23-30.(EI检索)
15. 刘祖强,任甭优,薛建阳. 高强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2022,39(11). (EI检索)
16. 刘祖强,杜振宇,薛建阳,周超锋.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基于损伤的恢复力模型研究,工程力学,2022,39(2):136-147.(EI检索)
17. 刘祖强,陈炜灿,毛冬旭,薛建阳.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空间受力性能分析,工程力学,2021,38(7):120-132.(EI检索)
18. 刘祖强,任甭优,薛建阳,周超锋.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分析,工程力学,2021,38(1):143-153.(EI检索)
19. 刘祖强,周昕,薛建阳,周超锋,赵林. 配钢率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工程力学,2020,37(6):165-173.(EI检索)
20. 刘祖强,薛建阳,韩琛,杨青峰.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18,35(5):17-26.(EI检索)
[1]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排名第2
[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排名第5
[3] 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排名第9
[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排名第2
[5]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评估与性能设计方法,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排名第1
[6] 黄土洞室结构性能评估及超长延寿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22,排名第4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