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徐鹏程
浏览量:189   转发量:169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
  • 所属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
  • 邮箱 : pcxu0124@xauat.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 徐鹏程,2025.07至今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 副教授;博士期间受教育部CSC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23.11至2024.12在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完成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学习。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2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博士培育项目。研究方向包括,但不仅限于:多模式交通网络韧性建模与分析、智能网联系统风险评估与测试、多网融合与城市基础设施运维、人工智能在韧性交通中的应用

  2. 其目前已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D、中国公路学报等交通领域国内外顶级期刊,以及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Energy等工程交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包含SCI中科院收录一区Top期刊论文8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EI期刊论文7篇(高下载论文1篇);参编中英文专著章节4部;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并做报告交流4次。曾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联合培养资助项目、The 103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Annual Meeting, AMR10-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等国家级项目共6项,以及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

  3. 受邀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Travel Behaviours & Societ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Tunnelling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incorporat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 Research、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等10余个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评审专家;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and Safety、CO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等国际会议特邀评审专家。


每年计划招收学术型/专业型(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1-2名,招收本科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工程类计算机类人工智能类自动化类城乡规划类理学类等。

欢迎各位同学投递简历至邮箱,前来咨询报考!!!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多模式交通网络韧性建模与分析,智能网联系统风险评估与测试,多网融合与城市基础设施运维,人工智能在韧性交通中的应用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所在团队为两位国家级人才领衔下“智慧交通”领军教授团队

团队以“智能驱动、绿色赋能、国际融合”为发展主线,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交叉融合研究,构建道路交通检测与智能运维的技术理论体系,联合比亚迪、华为、陕西省交控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交通行业科技进步。


科研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博士培育项目:基于基础设施的多式耦合交通网络韧性建模与评估.项目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车路协同环境下新型混合交通流事故风险演化机理与控制策略.项目参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智能运维-应急处置技术.项目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模式异质交通网络级联失效传播机理及协同提升策略.项目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模式交通网络耦合脆弱性分析方法及耦合机理研究.项目参与.

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灾害事件下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韧性机理研究.项目参与.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多模式交通系统耦合性能建模方法与机理研究.项目参与.

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1. Modeling the resilience of interdependent networks: The role of function dependency in metro and bus system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24 179, 103907. (SCI-中科院一区, IF= 6.7, Top期刊)

2. Resilience analyses of metro stations integrating infrastructures and passenger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24,252, 110467.(SCI-中科院一区, IF=11.0, Top期刊)

3. Measuring network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dependent networks: A supply-demand-based approach.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22, 225, 108611.(SCI-中科院一区, IF=11.0, Top期刊)

4. Infrastructure-bas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vulnerabil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Physica A: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s, 2021, 583, 126350. (SCI-中科院二区, IF= 3.8)

5. Modeling network vulnerabil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under cascading failures: A Coupled Map Lattices approach.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22, 221, 108320.(SCI-中科院一区, IF=11.0,Top期刊, ESI高被引论文)

6. Modeling the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of coupled power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Energy, 2025, 320, 135330. (SCI-中科院一区, IF=9.4, Top期刊)

7. 韧性视角下高速公路网络拥堵韧性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24, 37(10), 196-208.(EI, CSCD核心期刊, A类期刊, 高下载论文)

8. 连续暴雨灾害下交通网络时变韧性建模与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4, 57(11), 1610-1618.(CSCD核心期刊, B类期刊)

9. 基于网络耦合特性的地铁网络韧性评估方法.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已录用. (EI, CSCD核心期刊, A类期刊)

会议论文:

1. Network-based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metro stations: The relation of infrastructures and passengers. 2024, The 104t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USA.

2.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interdependent metro-bus transit networks based on bidirectional function dependency. 2023, The 103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USA. Poster.

3. An assessment of driverless-oriented road network vulnerability under disruptions. 2022, The 22nd CO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ASCE, 2410-2422.

著作、教材:

1. Lu, Q. -C., Xu, P. -C., Cui, X. (2022) ‘Chapter 2 Railway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Editors: Rui Calcada, Sakdirat Kaewunruen) in Rail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Best Practices Handbook, Publisher, Elsevier, pp. 6-26.

2. 路庆昌, 徐鹏程, 李静. (2023) ‘综合交通网络系统韧性建模分析与优化提升’, 《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前沿技术发展与学科问题-道路交通·综合与新型交通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 340-346.

3. 路庆昌, 徐鹏程, 李静. (2023) ‘工程管理-交通路网韧性提升与保障研究’, 《全球工程前沿2023》高等教育出版社, 240.

科技成果:

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荣誉奖励:

1.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CSC)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2. The Nominated Award of Student Paper Award. The 103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Annual Meeting, AMR10-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