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杨超
浏览量:21   转发量: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资源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资源与环境  、 矿业工程
  • 邮箱 : xjdyangchao@xauat.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依托矿物加工和环境工程学科交叉背景,以矿山废弃物处理资源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批国家资助博士后科研人员计划(C档),主持企业技术服务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申请与授权专利10余项目,参与地方标准制定2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矿山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矿冶固废生态化利用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支持团队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选冶协同技术与装备团队西安交通大学“碳污协同控制与资源化创新团队”

       绿色选冶协同技术与装备团队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绿色选冶协同技术与装备,特别是稀贵金属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在复杂多金属共伴生资源清洁高效利用、选冶废弃物及城市矿产资源增值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寻求突破,加强自主创新,坚持对外合作和开放,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碳污协同控制与资源化创新团队围绕城市和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问题,开展相关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有大型企业技术服务项目近50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7项。


项目情况

与陕西有色集团、陕煤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延长石油等国企、央企展开了深度合作,主持企业技术服务项目4项,参与工程项目50余项。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资源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级,青年项目,52500051,磁场诱导臭氧-混凝耦合工艺激发二级水DOM磁性及其强化去除机制;

(2)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省部级, 青年项目,2024JC-YBQN-0097, 浮选废水的臭氧气浮工艺处理特性与调控机制研究;

(3)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省部级, 国家资助博士后人员计划项目,GZC20232064, 矿物颗粒-臭氧微气泡原位互作的浮选废水悬浮物与有机物同步去除机制。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2374278, 铜锌分离中螯合剂的空间结构-效能关系及机理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臭氧气载絮体多元微界面反应的循环水富集有机物控制原理;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混凝同步臭氧化的新生态水解物与有机物实时捕获配位行为及强化原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0701,西北黄土塬区农村供排水一体化与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

(5)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省部级, 2023-YBSF-345, 黄河流域(陕西段) 煤油资源重委区高矿化度矿井水低 成本回注处置关键技术。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Chao Yang, Fuxing Li, Zhen Wang, Lijing Yang, Xianzhong Bu. A novel micro-nanobubble–H2O2 in situ integrated Fenton process foreffective oxidation and capture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acid mine drainage[J].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025, 78, 108792.(SCI期刊,IF=6.3)

[2]Unveil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s in leachate during the compositeanode-supported electro-hybrid ozonation-coagulation (CA-E-HOC) treatment:Significance of synergy among chlorine, coagulant, and ozone[J]. Chemical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6: 154213.(SCI一区 TOP 期刊,IF=15.1)

[3]Chao Yang, Xin Jin, Kun Guo, Yue Diao, Pengkang Jin*. Simultaneous removal oforganics and ammonia using a novel composite magnetic anode in theelectro-hybrid ozonation-coagulation (E-HOC) process toward leachate treatment[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2, 129664. (SCI 一区 TOP 期刊,IF=14.224).

[4]Chao Yang, Xin Jin, Shiyi Hu, Yuge Guo, Zhen Qian, Pengkang Jin*. Enhancedremoval of organics and ammonia by a composite anode in the electrochemicallyassisted ozonation (EAO) processes with reduced sludge and alleviated passivation[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2, 121536. (SCI 一区 TOP 期刊,IF=9.136).

[5]Chao Yang, Lei Zhang, Shiyi Hu, Yue Diao, Xin Jin, Pengkang Jin*, Chong Chen,Xia Wu, Xiaochang C. Wang. Electro‑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 (E‑DOF) integratedanoxic/oxic membrane reactor for leachate treatment from a waste transferstation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SCI期刊,IF=5.190).

[6]Xin Jin, Xinyue Xie, Shaohua Zhang, Chao Yang, Lu Xu, Xuan Shi, Pengkang Jin*,Xiaochang C. Wang. Insights into the electro-hybrid ozonation-coagulationprocess: Significance of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electrode types [J]. WaterResearch, (2021), 117600.( SCI 一区 TOP 期刊, IF=13.4).

[7]Xin Jin, Xinyue Xie, Yuguo Liu, Yong Wang, Rui Wang, Pengkang Jin*, Chao Yang,Xuan Shi, Xiaochang C. Wang, Huining Xu. The role of synergistic effectsbetween ozone and coagulants (SOC) in the electro-hybrid ozonation[1]coagulation process [J].Water Research, 2020, 177: 115800. (SCI 一区TOP 期刊, IF=13.4).

[8]Shiyi Hu, Xin Jin, Chao Yang, Yong Wang, Xinyue Xie, Shaohua Zhang, PengkangJin*, Xiaochang C. Wang. Enhanced complexation of humic acids: Homogenizationofprotonated groups in the hybrid ozonation-coagulation process [J].Chemosphere, 2021, 280: 130647. (SCI 二区TOP 期刊,IF=8.943).

[9]Xin Jin,Shaohua Zhang,Shengjiong Yang,Yukai Zong,Lu Xu,PengkangJin*,Chao Yang. Behaviour ofozone in the Hybrid Ozonation-Coagulation (HOC) Process for Ibuprofen Removal:Reaction Selectivity and Effects on .Coagulant Hydrolysis [J]. Science of theTotal Environment, 2021, 794: 148685.(SCI一区 TOP 期刊,IF=10.753)

参编标准

[1] 陕西省地方标准:《落地油泥生物处理技术规程》. 

[2]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压裂返排液集中处理技术规范》

申请与授权专利

[1] 发明专利,一种脉冲电解诱导臭氧气浮-多相催化一体化装置,CN201910599905.8

[2] 发明专利,可改变进水方向的气浮装置, CN201910574273.X

[3]发明专利,气浮与沉淀耦合一体化装置,CN201910574960.1


学生信息
学术型硕士
研究生
专业学位硕士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