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论文 第一执笔 《考古》2021年第8期。
该文是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发掘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城址考古的方法,确认了该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且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体系清晰。地上墓园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封土和回廊组成。地下部分由墓道、殉马坑、照墙、甬道、墓门、墓圹、殉牲坑、五神殿墓室组成。并通过树木年轮测定年代为744±35年,出土印章藏文经释读大体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确定了墓主人是吐谷浑王。结合敦煌《阿柴纪年(残卷)》记载,推断该吐谷浑王有可能是莫贺吐浑可汗,其母亲是吐蕃的墀邦公主。通过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的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该项发掘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考古新发现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试论北宋西京洛阳宫城、皇城的布局及其演变》 论文 独著 《考古》2016年第11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都城由西向东转移的关键时期,而洛阳在这场变迁中角色、地位的变化,正是理解唐宋时期都城空间变化的媒介,至关重要。该论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运用“唐宋变革”的史学理论,使洛阳城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论文在大量收集60多年来北宋洛阳城相对零散的考古资料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首次提出了北宋西京洛阳宫皇城的形制布局,以徽宗为界分早晚两期,认为北宋早期宫皇城呈回字形布局,解决了北宋东京开封城形制的来源问题;北宋徽宗时期对洛阳宫城进行改扩建,使宫城面积扩大,宫城北墙与皇城北墙重合,宫城内出现复合式建筑等。北宋西京城的考古研究,是基于大量考古材料而形成的,延伸了隋唐洛阳城研究的时间轴线,弥补了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的重大缺环,对于洛阳城北宋时期的考古发掘具有指导意义。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