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2项、厅局级1项,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SSCI论文2篇,《城市规划》期刊论文6篇,参与发表论文14篇;参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情感与空间的启蒙:建筑空间设计方法》等书籍的编著工作;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教育部主题案例入库1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教育类)、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各类奖项。
教育经历:
(1) 2004-09至2009-07,西北大学,城市规划,学士
(2) 2009-09至2012-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与设计,硕士
(3) 2019-09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
工作经历:
(1) 2012-06至2016-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助教
(2) 2016-10至202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讲师
(3) 2023-05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副教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级课题2项,省自科青年项目、省社科等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以课题骨干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陕西省科技厅课题等各类课题10余项,参与陕西、山西、湖北等多个横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汾渭传统村落人文空间的人因感知交互机理与规划响应52508082,2025至今,30万元,主持,排序1/1.
2.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群都市圈公共服务体系优化配置技术及评价方法2022YFC3800104-04,2022至今,48.1万元,主持,排序1/11.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关中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空间的多维感知机制研究2025JC-YBQN-768,2025至今,5万元,主持,排序1/5.
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谱系学视角的关中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空间营建研究2024F001,2024至今,2万元,主持,排序1/6.
5.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建经验与现代传承研究22JT017,2022至今,3万元,主持,排序1/6.
论著:
[1]徐玉倩,王静,冯小航,等.漕运所经市邑乃盛:运河驱动沿线城市繁荣发展的营城理念[J].城市规划,2025,49(06):121-122.
[2]徐玉倩,王静,程露瑶,等.关中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空间谱系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6(06):885-892.
[3]Xu, Yuqian; Yang, Xinyi; Feng, Xiaohuan; Yan,Pei; Shen, Yue; Li, Xiaolo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ite SelectionAdaptati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Shanxiand Shaanxi[J].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23,39(7):1270-1282.
[4]Wang S, Xu Y, Yang X, Zhang Y, Yan P, Jiang Yand Wang K.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is mentallyrestorative: an experimental study based on multiple psychophysiologicalmeasures[J]. Frontiersin Psychology. 2023,14:1132052.
[5]徐玉倩,王树声,李小龙,王珂.景与心会:一种追求物境与心境交融的风景营造理念[J].城市规划,2022,46(08):119-120.
[6]徐玉倩,王珂,冯晓欢,石安然.基于在地体验的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选址与布局模式研究[A]. CEB-ASC 2022 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第15 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22,11:292.
[7]徐玉倩,王树声,李小龙,等.以文凝边:一种促进边疆治理的人文空间规划手段[J].城市规划,2020,44(10):71-72.
[8]徐玉倩,王树声,李小龙,等.变格:一种识变从宜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J].城市规划,2019,43(11):61-62.
[9]徐玉倩,王树声,李小龙,等.纾害归利:一种不利自然条件下的规划建设调适方式[J].城市规划,2018,42(10):63-64.
[10]徐玉倩,王树声,李小龙,等.山不违人:一种强调人在构建山水秩序中主动性的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18,42(05):69-70.
[11]付胜刚,吴超,徐玉倩,等.情感与空间的启蒙:建筑空间设计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专利软著:
1.一种基于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文显度计算方法,授权,2021-07-09,ZL201910068170.6。
2.一种基于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文地率计算方法,授权,2022-03-04,ZL201811197720.6。
3.城市文化用地规划的选址方法、装置及储存介质,授权,2023-06-16, ZL201910498234.6。
4.基于元学习的聚落选址环境模式鉴别方法,授权,2025-08-05,ZL202211048909.5。
5.一种城乡山水环境中的登临揽胜点发掘方法,申请日期2022-06-25。
6..一种城乡山水环境中的观瞰易察点发掘方法,申请日期2022-06-28。
7. 一种应对夯土墙体与面层的材料混合装置,2022-08-02, ZL202220871782.6。
8.辅助城乡规划设计的聚落空间形态骨架发掘系统,软著登字第9589972号。
9.传统民居建筑资源节约营建经验自动匹配建模设计分析平台,软著登字第9825175号。
10.城乡山景资源智能识别系统,软著登字第7965080号。
教学案例:
1. 教育部主题案例入库-抢救与保护·创造与复兴——以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践为例,排名1/5,2025年。
2. 陕西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入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结合自然山水的本土城市规划设计教学案例”,排名2/10,2023年。
1.2023年,融合中国城市营建智慧的城乡规划一流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2017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从遗产保护走向城市文化环境的整体创造——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践。
3.2024年,第21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省部级特等奖-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
4.2022年,融合中国营城智慧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5.2021年,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教育类)——中国本土规划概论,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部级奖项。
6.2019年度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7.2019年度山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11-2030)和空间格局研究。
8.2017年,陕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从遗产保护走向城市文化环境的整体创造——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践。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