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杨凌凡
浏览量:2118   转发量:67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
  • 所属专业: 城乡规划学  、 建筑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
  • 邮箱 : lfyang1215@foxmail.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个人简历:

杨凌凡,工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英才”省级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生、优秀博士毕业生,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本土规划理论教学团队、高水平教授团队骨干成员。

研究教学方向一:自攻读南京大学博士以来,致力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与治理、全球“城市-区域”跨界协调发展、跨区域产业协作等领域的理论方法与体系建构探索,在《Habitat International》《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科学》等相关学科T1级顶刊/SSCI/CSSCI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类等国家级与省部级基金课题10余项,相关成果应用于长三角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江苏省开发区产业规划、西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协同发展、陕西省苏陕协作产业园制度探索等工程实践,服务中国东西协作重大战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实施,形成中国式、原创性、在地性的体系化学术研究成果。

研究教学方向二: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参与中国本土规划理论教学团队的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主持/参与《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前沿》《中国本土规划概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等核心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获陕西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在《城市规划》《中国园林》等相关领域T1级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0篇,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转载;深度参与全国市长研修学院讲学授课、央视一套大型文化纪录片《文脉春秋》制作的前期策划与城乡规划学科顶刊《城市规划》“继承与创新”学术专栏建设。


2、主要研究方向:

东西部跨区域协作理论与实践

1)东西帮扶(飞地)产业园;

2)行政区经济制度创新;

3)跨区域政策网络;

■ 全球“城市—区域”跨界协同发展

1)都市圈与城市群;

2)创新区与跨界产业园、消薄飞地;

3)城乡融合;

存量新时代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1)城市更新下的社区治理;

2)城市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3)老城区土地资源与产权;


3、联系方式:lfyang1215@foxmail.com

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招生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1、区域治理与城乡政策, 2、本土规划概论, 3、城市更新与治理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近年来科研方向主要包括跨区域协同治理、城市群与都市圈、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人居环境整治城市更新,主持与主要参与项目如下:

[1]“三秦英才”引进计划人才项目,省级高层级人才项目,主持,2025;

[2]国家空间理论下东西部跨区域飞地园区研究:驱动机理、空间效应与协同治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主持,2025;

[3]西安都市圈跨行政区域空间融合发展机理与协同治理策略研究,陕西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主持,2025;

[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二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课题,主持,2025;

[5]陕西省际共建产业合作园的发展路径与协同治理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主持,2024; 

[6]大都市区跨界边缘城市形成机制、类型与一体化发展的治理应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参与,2022; 

[7]“十五五”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重大任务与项目前期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课题,主要参与,2025;

[8]“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效实施评估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课题,主要参与,2025;

[9]“十五五”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缮重大任务与工程前期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课题,参与,2025;

[10]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三方评估(荆州、随州)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课题,参与,2025;

[11]社会主体及公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委托课题,主要参与,2024;

[12]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营建机理及其传承策略研究,陕西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主要参与,2025;

[13]江苏省际边界地区生态环境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主要参与,2023; 

[14]甘肃省园区共建模式和管制策略研究,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主要参与,2021; 

[15]江苏省“十四五”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江苏省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主要参与/专题负责,2020; 

[16]开发区在建设“一枢纽”中的载体支撑作用与创新研究,江苏省商务厅重点研究课题,主要参与/专题负责,2021; 

[17]长三角创新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的路径和对策,江苏省商务厅重点研究课题,主要参与/专题负责,2020; 

[18]西安城市文化空间特征及其保护传承路径研究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主要参与,2025; 

[19]海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横向课题,主要参与,2024; 

[20]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横向课题,主要参与,2024; 

[21]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提升规划与古城片区城市设计,横向课题,主要参与,2021; 

[22]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精品民宿群及周边地区环境提升规划,横向课题,主要参与,2021; 

[23]南京市仙林副城新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NJDBa010-11 规划管理单元调整规划,横向课题,主要参与,2021; 

[24]广西省凭祥市友谊镇平而村村庄规划(2020-2035),横向课题,主要参与,2020。


研究成果

研究围绕全球城市区域治理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理论展开,聚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领域关键问题,在《地理学报》《Habitat International》《城市规划》《地理科学》《中国园林》等城乡规划学与地理学T1级顶刊/中科院SSCI一区TOP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1] 杨凌凡, 罗小龙, 李小龙, 唐蜜, 方鹏飞. 中国城市治理转型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展望. 地理学报,2025,2025,80(08):2072-2087. (地理学T1☆/CSSCI/CSCD,AMI顶级) 

[2] Yang L, Tang M,  Luo X, Li X. ‘Inter-city cooperation fever’ in China: Its trajectory, mechanisms and adjustment strategy.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5, 158: 103355. (地理学T1/SSCI 中科院一区TOP)

[3] 杨凌凡,林予欣,李小龙,姚曼琳. 修旧起废,悦民便俗:一种历史地段更新中协同人文与经济再生的营城理念[J].城市规划,2025,49(08):131-132. (建筑科学T1/CSSCI/CSCD) 

[4] 罗小龙,杨凌凡,李小龙,唐蜜,丁子尧.中国开发区的国家空间重组与治理——开发区40年治理演化的分析[J].城市规划,录用.(建筑科学T1/CSSCI/CSCD) 

[5] 赵子良,杨凌凡,李小龙.从抗战工业摇篮到文化地标 ——宝鸡长乐塬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新生[J].中国建设报,2025,9.(省部级媒体)

[6] 罗小龙,赵语聪,杨凌凡,孙庆颖,唐蜜.跨界国家级新区空间重组的领域政治研究——以西咸新区为例[J].城市规划,录用.(建筑科学T1/CSSCI/CSCD) 

[7]陈艳如,罗小龙,杨凌凡,丁子尧, 陆建城.产业政策约束—激励作用对工业用地效益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25,45(06):121-129. (地理学T1/CSSCI/CSCD) 

[8]唐蜜,罗小龙,张衔春,杨凌凡.国家战略驱动的跨界地区治理重构——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J].经济地理,2025,45(05):46-56. (地理学T1/CSSCI/CSCD) 

[9]徐玉倩,王静,冯小航,杨凌凡.漕运所经市邑乃盛:运河驱动沿线城市繁荣发展的营城理念[J].城市规划,2025,49(06):121-122. (建筑科学T1/CSSCI/CSCD) 

[10]李小龙,赵冰婧,原野,杨凌凡,王树声.合美离伤:一种追求多元融汇与协同发展的营城理念[J].城市规划,2025,49(04):115-116.(建筑科学T1/CSSCI/CSCD)

[11] 杨凌凡,罗小龙,顾宗倪,等.“跨界合作园区热”:尺度重组与空间转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24,48(02):20-30.(建筑科学T1/CSSCI/CSCD)

[12] 杨凌凡,罗小龙,丁子尧,唐蜜,顾宗倪. 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转型路径与机制——基于“同质多形”视角,地理科学,2024.(地理学T1/CSSCI/CSCD)

[13] 杨晓丹,李小龙,杨凌凡,等.风景文饰:一种以题名创作升华风景意境的本土营造方法[J].城市规划,2024,48(04):113-114.(建筑科学T1/CSSCI/CSCD)

[14] 原野,李小龙,杨凌凡,等.结涣振隳:一种重视在经济繁盛期提振人文精神的营城理念[J].城市规划,2024,48(06):123-124.(建筑科学T1/CSSCI/CSCD)

[15] 丁子尧,顾宗倪,罗小龙, 杨凌凡.制度转向下的产业空间演化研究——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42(2):21-27.(CSSCI)

[16]Yang L, Luo X, Ding Z, Liu X, Gu Z. Restructuring for growth in development zones,Chin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and policy review (1984-2022),Land, 2022,11:972. (SSCI)

[17] 杨凌凡,罗小龙,唐蜜,丁子尧.城际合作园区转型的制度空间重构机制——以锡沂高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22,42(07):1196-1206.(地理学T1/CSSCI/CSCD)

[18] 杨凌凡,罗小龙,唐蜜,顾宗倪,刘晓曼.尺度重构视角下开发区整合转型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地理,2022,42(06):33-44.(地理学T1/CSSCI/CSCD)

[19] 杨凌凡,罗小龙,丁子尧.资本与权力视角下开发区创新转型逻辑框架与政策建议,规划师,2022, 38(04):50-57.(建筑科学T2/CSSCI)

[20] 杨凌凡,李小龙,罗小龙,严少飞.龙门禹庙考——兼论“龙门胜景”,中国园林,2021,37(09): 133-138.(建筑科学T1/CSCD)

[21] 杨凌凡,李小龙,刘梦.从人居要素的关联生长看历史城市人文空间发展——以陕西武功县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20(03):68-75+120.(CSSCI)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