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魏东洋
浏览量:226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环境工程
  • 邮箱 : waterwdy@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84665121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7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环境工程系给水排水专业。2004年硕士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1997年7月-2001年9月,就职甘肃省建委住宅建设总公司,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2007年7月-2020年7月,就职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从事环境科研工作。期间: 2010年3月-2014年3月,借调原环境保护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从事国家重大项目管理等工作。2011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参加水质目标管理培训。 2014年9月-2020年4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7年2月,在日本横滨参加水环境管理政策培训。

 2020年7月至今,就职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任研究员,室主任。从事环境科研、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及污水资源化、流域水环境治理及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熟悉给排水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各种行业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等。 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公益项目、基金等20 余项;获得省部级奖9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各类论文近100篇,授权及申请各类专利50余件,研究成果在流(区)域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支撑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受聘中国环境科学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是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国家库专家,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评审专家,国家卫健委专家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水污染控制及污水资源化、流域水环境治理及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国家级

1、承担水专项淮河项目《清潩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与功能恢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综合示范》(2015ZX07204-002)课题,课题副组长。

2、主持水专项东江子课题《潼湖水系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ZX07206-004-02)》。

3、主持水专项淮河子课题《高度集约化农田氮污染控制适用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2015ZX07204-002-03)》 。

4、主持水专项东江子课题《低碳发展模式下水质风险防控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2015ZX07206-005-04)。

5、主持水专项太湖子课题《漕桥河水体污染控制及其集水区村落区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8ZX07101-007-03)。

6、主持水专项东江子课题《快速发展区水污染控制总体策略及应用示范研究》(2009ZX07211-005-01)。

7、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子课题《城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与示范》(2009BADC2B01-03)。

8、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模式研究》(2021YFC3201505)

9、主持深圳科创委《承接‘贾鲁河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控制研究与示范’的产业化项目》(CJGJZD2020061710260200)

省部级

1、参与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饮用水源地外源污染风险识别与控制管理技术》(201109015)。

2、参与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废气产排污量测算及控制对策研究》(200909023)。

3、参与广东省科技应用专项《城市河涌黑臭水体污染修复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4、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东江水质敏感区氯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臭氧降解机理研究》,(8451065501001718)。

5、主持广东省产学研专项《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现代装备产品研发基地》(2011B090500006)。

6、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生物海绵铁固定化调控处理城市内河氮磷污染机制研究》(2016A030313021)。

7、主持广州市科技计划《固定化生物海绵铁应用城市内河氮磷污染治理技术研究》(201607010259)。


研究成果

 授权发明专利

1.《一种铁改性给水污泥小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号:ZL 201510852508.9

2.《一种固定化微生物-植物组合生态处理系统及应用》专利号:ZL201610566872.3

3.《一种新型载体生物转盘处理污水的方法》专利号:ZL201610698568.4

4.《一种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高效降解方法》专利号: ZL201610697187.4

5.《一种生物海绵铁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专利号: ZL201610799186.0

6.《一种含高浓度抗生素的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专利号: ZL201610955069.9

7.《一种给水污泥复合填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填料床》专利号:ZL20131 0700033.2

8.《一种适用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酸的HPLC-MS-MS方法》专利号:ZL201510121887.4

9.《含铁化合物活性污泥及其在去除污水中雌激素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610973340.1

10.《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的回收利用方法》专利号:ZL201610975322.7

11.《一种污水处理厂生物池结构》专利号:ZL202010083392.8

12.《一种基于铁碳微电解技术去除废水中四溴双酚A工艺》专利号:ZL202110112477.9

13.《一种电催化氧化双酚A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专利号:ZL202110112474.5

14.《一种含四溴双酚A工业废水的资源处理化装置及其方法》专利号:ZL 202110112475.X

15.《一种碱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610200746.6

16.《一种防止水源保护区污染的生态保护系统》专利号:ZL201610698570.1

17.《一种去除水源集水区水体中酞酸酯类污染物的方法》专利号:ZL201610696297.9

18.《一种改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方法》专利号: ZL201610955148.X

19.《一种海绵铁生产装置》专利号:ZL 2016106962288

20.《一种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专利号:ZL 201610698569.9

21.《一种农村黑臭水体底泥处理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 202010083391.3

代表论文

1.Xingxing Peng, Dongyang Wei, Qiyuan Huang, Xiaoshan Jia. Debromination of Hexabromocyclododecaneby Anaerobic Consortium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Bacteria[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8, 9.(SCI)4.259

2. Wei Wang; Dongyang Wei; Fuchang Li; Yongwei Zhang; Ruihua Li ;Sulfur-siderite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nitrate andphosphate removal: From feasibility to pilot experiments, Water Research, 2019,160: 52-59

3. Zhibin Ge; Dongyang Wei; Jing Zhang; Junsong Hu; Zhuo Liu; Ruihua Li ; Naturalpyrite to enhance simultaneous long-term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constructed wetland Three years of pilot study, Water Research, 2019, 148:153-161

4. Yongwei Zhang; DongyangWei; Liam Morrison; Zhibin Ge; Xinmin Zhan; Ruihua Li ;Nutrient removal through pyrrhotite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Implicationsfor eutrophication contro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62:287-296

5. Ying Liang; Dongyang Wei; Junsong Hu; Jing Zhang; Zhuo Liu; Aimin Li; RuihuaLi*; Glyphosate and nutrients removal from simulated agricultural runoff in apilot pyrrhotite constructed wetland, Water Research, 2020, 168: 1-7

6. Li R, Wei D, Wang W, Zhang Y. Pyrrhotite-sulfur autotrophicdenitrification for deep and efficient nitrate and phosphate removal:Synergistic effects, secondary mineral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hifts.Bioresource Technol. 2020, 308:123302.

7.魏东洋,肖才林,周雯,李睿华,曹茜.FeCl3-生化耦合技术调控未知诱因的污泥膨胀[J].环境科学,2019,40(11):5040-5047.

8.周雯, 曹茜, 魏东洋*等. 产业基金加速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探索[J].环境保护,2021,49(24):42-46. 

9. 张雨薇; 阿蓉; 黎佳茜; 李杰; 刘雪瑜; 魏东洋*; 不同分子量聚乳酸的异养反硝化脱氮性能及脱氮反应机制, 环境工程学报, 2023, 17(5): 1599-1611

10. 雷霄,汪世阳,魏东洋*等. 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管理模式研究进展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J].环境保护科学, 1-12.

专著:

1.《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工程示范-以东江流域快速发展支流区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副主编。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