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刘来胜
浏览量:246   转发量: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邮箱 : liuls112@126.com
  • 工作电话 : 010-68781170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来胜,男,工学博士,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流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农村供排水处理领域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科技推广、UNDP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获大禹一等奖1项,甘肃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应用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6项,参编标准5项,主编专著4部。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饮水安全,河湖生态修复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科研项目

[1]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宁夏沿黄生态廊道污染防控战略研究”课题1“宁北水源地保护与污染防控战略”负责人,结题;

[2] “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与示范”子课题1“生活污水源头分离及分类收集技术研发与示范”,负责人,结题;

[3]  “十三五”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妫水河世园会及冬奥会水质保障与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和示范”任务6“河流-湿地群生态连通及水体净化技术研究与示范”,负责人,结题;

[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村镇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实用技术研发”任务5“村镇生态系统健康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负责人,结题;

[5] “十一五”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西北村镇集雨饮用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4“集雨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负责人,结题;

[6] “十一五”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 “次级支流污染负荷消减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3“库区次级河流工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负责人,结题;

[7] 水利部2011-2013年度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生物慢滤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子课题1 “2011年度生物慢滤技术在湖北省宜昌市推广”,负责人,结题;

[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援助加强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与饮水安全示范项目系列课题1“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主体调研”,负责人,结题。

[9] 长江黄河重点专项子课题“湖库底泥不同扰动和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的释放机理研究”,负责人,在研。

[10] 科技兴蒙项目“近自然功能型湿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在研。

[11] 澜湄甘泉行动二期项目“缅甸农村供水可持续发展技术示范”,负责人,在研。

[12] UNDP项目“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推动大黑河流域河湖复苏示范项目”,负责人,在研。

研究成果
出版专著:

[1] 刘玲花,周怀东,刘来胜.村镇集雨饮水安全保障适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 刘来胜.厕所的前世今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3] 刘来胜.“喝水”无小事——古往今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4] 殷淑华,刘来胜.河流生态修复与生态廊道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参编标准:

[1] 《水利水电工程水质分析规程》(SL396-2011);

[2]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酞酸酯类化合物》(SL464-2009);

[3] 《湖泊沉积物17种二噁英类化合物标准物质》(GBW08309);

[4] 《冰封期冰体采样与前处理规程》(SL/T466-2020);

[5] 《工业循环冷却水生物法处理技术指南》(DB50/T1136-2021)。

授权专利:

[1] 刘来胜,张奇誉,吴佳鹏,付意成,高继军,王启文,吴雷祥,赵晓辉.一种粪尿处理装置及厕所[P].中国专利:ZL202010503863.6,2022-02-22.

[1] 刘来胜,霍炜洁,于一雷,宁宇,杨朝晖,黄伟,赵高峰,李昆,吴佳鹏,殷淑华,赵晓辉,张盼伟,吴雷祥.一种用于缓流河流修复的生态沉床[P].中国专利:ZL202010239051.5,2022-05-17.

[2] 刘来胜,刘玲花,周怀东,吴雷祥,邹晓雯.一种滤料松动装置[P].中国专利:ZL201320229800.1,2013-09-25.

[3] 刘来胜,刘玲花,周怀东,吴雷祥,邹晓雯.一种雨水弃流及处理装置[P].中国专利:ZL201320230421.4.1,2013-09-25.

[4] 刘玲花,彭文启,唐克旺,吴雷祥,刘来胜.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装置[P].中国专利:ZL2017216478629,2018-07-17.

[5] 刘来胜,孙高虎,李娜,程娜,吴佳鹏,高继军,王启文.集水系统[P].中国专利:ZL202020559777.2,2020-11-24.

[6] 刘来胜,李娜,孙高虎,吴佳鹏,高继军,王启文,霍炜洁,付意成,吴雷祥.集水装置[P].中国专利:ZL202020549128.4,2020-11-24.

发表论文:

[1]刘来胜,郭世浩,杜历,马尚贤,王磊,劳天颖.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规划与实施保障研究[J].中国水利,2022(16):18-20.

[2]刘来胜,夏成,高继军,劳天颖,王启文,吴佳鹏.雄安新区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22,22(05):38-42.

[3]李娜,刘来胜,张泽中.2株好氧反硝化菌株的分离鉴定与脱氮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06):98-102.

[4]侯伟男,刘来胜,李志萍,李琪.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浅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12):112-116.

[5]侯伟男,刘来胜,李志萍,殷淑华,李琪. 银川市水源地生态保护空间划定方法研究[C]//.中国水利学会2020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2020:231-237.

[6]孙高虎,李娜,刘来胜.贵州省安顺市路池生态集雨灌溉系统应用实践[J].中国水利,2020(19):84-85.

[7]李娜,刘来胜,杨平,张泽中.低温条件下AO工艺结合微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试验[J].净水技术,2020,39(09):98-104.

[8]张奇誉,刘来胜.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分离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08):20-24.

[9]程娜,刘来胜,徐建新,霍炜洁,殷淑华.中国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人民珠江,2019,40(12):90-96.

[10]萨茹拉,刘来胜,李志萍,霍炜洁,殷淑华,程娜.北京妫水河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30(04):18-25.

[11]萨茹拉,刘来胜,霍炜洁,殷淑华,李志萍.北方缺水河流生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妫水河为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17(02):81-89.

[12]萨茹拉,刘来胜,李志萍,霍炜洁,殷淑华,程娜.北京妫水河水生植物群落调查与水质响应关系研究[J].人民珠江,2019,40(03):88-94.

[13]刘来胜,吴佳鹏,高继军,王启文.由“中国芯”事件浅谈科研院所发展方向[J].中国标准化,2019(07):44-47.

[14]刘来胜,刘玲花,周怀东,吴雷祥,吴佳鹏,霍炜洁.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新阶段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水利,2016(11):19-22.

[15]刘来胜,吴雷祥,周怀东,刘玲花.我国雨水集蓄饮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4,45(01):36-39.

[16]刘来胜,周怀东,刘玲花,吴雷祥.生物慢滤技术在西北村镇集雨饮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3,44(09):131-133.

[17]刘来胜,周怀东,刘玲花,吴雷祥.生物慢滤技术中的微生物作用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11(02):137-143.

[18]刘来胜,吴雷祥,刘玲花,周怀东.生物慢滤降解微污染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S1):1-4.

[19]刘来胜,周怀东,刘玲花,吴雷祥.生物慢滤技术脱氮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81-84.

[20]刘来胜,周怀东,刘玲花,洪宇宁,吴雷祥.我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经验[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9):136-137.

[21]刘来胜.三峡库区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2(25):32+66.

[22]刘来胜.我国氨氮废水排放与治理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2012(19):46.

[23]刘来胜,周怀东,董哲仁,王雨春.模拟湿地中磷的去除规律初步研究[J].湖泊科学,2005(04):361-365.

[24]Laisheng Liu, Yicheng Fu, Qingyong Wei,Qiaomei Liu, Leixiang Wu, Jiapeng Wu, Weijie Huo. Applying Bio-Slow SandFiltration for Water Treatment [J]. Pol. J. Environ. Stud. Vol. 28, No. 4(2019), 2243-2251(SCI,第1作者).

[25]Qi-yu Zhang, Liu Lai-sheng, Liu Zeng-jin.Application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in wastewater reclamation system[J].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1, 146: 338-349.(SCI,第2作者,通讯作者).

[26]Qi-yu Zhang, Yang Ping, Liu Lai-sheng, et al.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Denitrification Synthetic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ivestockWastewater Treatment. Water ,2020,12(1):218.(SCI,第3作者,通讯作者).

[27]Laisheng Liu, Qiaomei Liu, Jiapeng Wu, RulaSa, Na Cheng, Leixiang Wu and Qiwen Wang. Study on spatial-temporal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phosphorus in wetland sediments. IOP Conf.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27 (2019) 052069(ISSN1755-1307,EI,第1作者).

[28] Liu Laisheng, Liu Linghua, Wu Leixiang, WuJiapeng, Huo Weijie。Problems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afety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for Drinking in China2016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applications,2016,4:1-6(EI,第1作者).

[29]Zhang Qi-yu, Liu Zeng-Jin, Liu Lai-sheng andLi Na.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treat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Water Practice & Technology, 2021, 16(2):452-471. (EI,第3作者,通讯作者)

[30]Na Cheng, Laisheng Liu, Zelin Hou, Jiapeng Wuand Qiwen Wang.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nine plateau lakes of YunnanProvince. IOP Conf.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467 (2020) 012166(EI,第2作者,通讯作者).

[31]Jie Liu, Liu Lai-sheng, Zhaoming Huang, etal. Contaminant Removal and Optimal Operation of Bio-Slow Sand Filtration WaterTreatment Based on Nature-Based Solutions. Pol. J. Environ. Stud, 2020,29(2):1703-1713.(SCI,第2作者).

[32]Na Cheng, Lai-sheng Liu, Zelin Hou, JiapengWu, Qiwen Wang, Yicheng Fu.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assessment of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urban lak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Research, (2021)28:22022-22037.(SCI,第2作者).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