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芦苇
浏览量:845   转发量:1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理学院
  • 所属专业: 力学
  • 邮箱 : luwei@xauat.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芦苇,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延安人,主要从事砖-土古建筑古遗址的稳控技术与智慧监测研究。2018年至今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力学系工作,任副教授;2023年至2024年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作为访问学者进行交流;2011年至2014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至2018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代结构理论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芦苇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5项,其他横向项目12项;在《npj Heritage Science》、《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力学学报》、《岩土力学》、《建筑材料学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参编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标准》 (GB/T 5079-2023),指导研究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省银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AI素养与创新实践大赛特等奖等。主要科研获奖情况如下:2022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25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25年获陕西土木建筑学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本团队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西澳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巴基斯坦福尔曼基督教学院等保持良好合作研究关系,能为团队研究生提供较好的国际交流渠道,拓宽国际视野。

团队近年来承担和参与了多项世界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工作,主要包括:西安城墙、西安大雁塔、秦始皇陵内城垣、新疆高昌故城、新疆台藏塔、缅甸他冰瑜佛塔等,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土遗址保护,古建筑结构加固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砖石古塔、城墙、长城、烽燧、土遗址等的安全性评估、隐蔽残损检测与识别、适宜性保护材料研发(注浆充填材料、锚杆材料、补砌材料、牺牲层材料等)、加固工艺与结构传力机制研究等,此外,团队目前着力构建建筑遗产的数智化保护技术体系,后期将重点从建筑病害全域感知、病害发育预测与自动预警等方面开展研究。

目前,项目组正承担西安大雁塔、西安城墙等建筑遗产的损伤探测与结构性能评估工作,欢迎有志投身文物保护事业的同学及青年学者加入,同时欢迎相关学者深入交流探讨。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包砖城墙遗址EBTP锚杆协同抗震锚固机理与设计参数反演》(52008332),2021.012023.12。

[2]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夯土遗址楠竹锚固系统传力机理研究》(2020JQ671),2020年01月2021年12月。

[3]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地区专项支持计划项目《包砖城墙遗址EBTP锚杆协同锚固机理与抗震反演设计方法》(2021M693877),2021年7月2023年7月。

[4]主持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基于构造缺陷与残损特征的夯土城墙地震灾变机理研究》(LSZZ202225),2022.012023.12.

[5]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自然专项项目《丝绸之路残损夯土城墙遗址地震损伤演化与稳定评估研究》(20JK449),2020年01月2021年12月。

[6]主持重庆市三峡水库岸坡与工程结构灾变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土遗址竹木锚固界面应力传递机理与精细化数值分析方法研究》(SXAPGC18TS01),2019年03月2021年03月。

[7]主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沿交叉领域培育专项《基于DIC技术的大型土遗址多表面形态木锚杆锚固系统传力机理研究》2023.012024.12

[8]   主研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夯土建筑遗址楠竹锚固界面力学行为与传力机理研究》(LSKF202010),2020年01月2021年12月。

[9]   主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沿交叉领域培育专项《基于DIC技术的大型土遗址多表面形态木锚杆锚固系统传力机理研究》(X20220074),202301-202412月,在研。

[10]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环境振动与降雨入联合渗诱发古建筑夯土损伤演化机理与灾变预警研究》(52378195),2024.01-2027.12,在研。


研究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旗下文保顶级期刊《npj Heritage Science》、岩土工程一区TOP期刊《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文顶级期刊《力学学报》、《建筑材料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授权专利十余项,部分代表作如下:

[1]  Wei Lu, Chengqiang Liu, Qinlong Liu, Jiewen Pang, Dongbo Li. Influence of fiber content and length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grout slurry mixtures used for earthen sites conservation: a study of coir fibers and basalt fibers. npj Heritage Science, 2025, 13: 85. (nature旗下子刊,中科院一区TOP,IF=4.2).

[2]  Wei Lu, Kai Luo, Chengqiang Liu, Haolang Sun, Dongbo Li*.Revamp of the Eco-friendly Grouting Materials by Mixing Basalt Fiber for Earthen Sites Conservation: Compressive Performance and Constitutive Model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448: 138234.(中科院一区TOP,IF=7.4).

[3] Haolang Sun, Wei Lu, Dong Zhao, Dongbo Li. Analytical Method for Interfacial Slip Failure Processes Based on UFL Bond-Slip Model: Study of Grout/Soil Anchorage Interfaces in Earthen Site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4, 176: 106778. (中科院一区TOP,IF=6.2).

[4] Zijun Wang, Zhentao Bai, Wei Lu, Xuebin Wu,Yuntong Yin, Dongbo Li.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lignin-modified loess under traffic vibration and seepage wetting. 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2025, 164: e04419-e04434. (中科院二区,IF=6.5)

[5]  芦苇,赵冬,李东波,毛筱霏.土遗址楠竹锚固界面传力过程研究[J].力学学报,2019,51(2):525-539.

[6]  芦苇,孙浩朗,李东波, 闫笑琦,王奕妃. 裂隙封护土遗址压力型锚固系统界面应力传递与承载性能解析方法[J]. 力学学报, 2024, 56(1): 198-211.

[7]  芦苇,赵冬,李东波,毛筱霏. 土遗址全长黏结式锚固系统动力响应解析方法[J]. 岩土力学, 2020, 41(4): 1377-1387+1395.

[8]  芦苇,骆望,李东波,刘秦龙,刘加平. 椰壳纤维加筋土遗址生态注浆材料的性能[J]. 建筑材料学报, 2024, 27(1): 90-98.

[9]  殷运童,马剑,白镇滔,芦苇,毛筱霏,倪娜,李东波.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土遗址锚固力智能化预测研究. 力学学报, 2025, 57(4): 867-882.

[10] Liu Q, Lu W, Zhu J, et al. Nano-scale mechanics of coarse-grained C-S-H with molecular dynamic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400 (2023) 132494.

部分发明专利:

[1] 发明专利,芦苇,李东波,毛筱霏,艾宇. 一种含纵向裂隙夯土城墙遗址楠竹锚杆抗震加固设计方法,ZL 201910641795.7.

[2] 发明专利,芦苇,李东波,毛筱霏,艾宇. 一种窑洞加固系统,ZL 201910690440.7.

[3] 发明专利,芦苇,骆望,李东波,艾宇. 一种独立式窑洞加固系统,ZL 202111294976.0.

[4] 发明专利,芦苇,艾宇,李东波,毛筱霏. 一种基于EBTP锚杆的包砖城墙遗址锚固结构,ZL 202010479174.6 .

[5] 发明专利,芦苇,李东波,毛筱霏,艾宇. 一种包砖城墙锚固体系和拟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ZL202010627850.X.

[6] 发明专利,芦苇,骆望,李东波,赵冬,艾宇. 一种用于土遗址的风蚀-雨蚀模拟系统,ZL 202210609284.9.

[7] 发明专利,何张保,张瑜,王弘起,张保荣,王磊,董元兴,常健,芦苇. 一种夯土墙体的支撑-锚拉复合加固结构及方法,ZL202110091032.7.

[8] 发明专利,芦苇,闫笑琦,李东波,赵冬,艾宇. 适用于生土结构遗址的变刚度透水锚杆、加固方法及构造(授权通知),ZL 202211348730.1.

获奖荣誉
1、2025年陕西省土木建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3.

2、2025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1.

3、2022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3.

4、2022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R3。



创新创业竞赛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1. 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银奖(马剑、罗楷、白镇滔、刘成强等)

2. 2025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AI素养与创新实践大赛,特等奖(白镇滔、殷运童、仝澍临、马剑)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