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教育背景:
1.2014年6月~2015年6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AustinE.Knowlton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2.2012年6月~2015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3.2008年9月~2009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4.2007年9月~201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2022年12月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系主任,博/硕士生导师
2.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3.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2011年7月至2016年10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重要培训经历: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2024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3. 中国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研讨会培训班,中国人民大学,2017
社会兼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2.陕西省运筹学学会理事
3.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4.河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入库专家
5.陕西省文旅厅项目评审入库专家
6.《资源科学》《Land Use Policy》《Energy Policy》《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等知名CSSCI、SSCI&SCI期刊审稿人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一、 主要主持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年度项目、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十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厅局级、校级项目十余项,主要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群多中心空间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效应评估、传导途径和政策建议,编号:72074175,48万,主持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削减深度贫困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制约因素研究,编号:19YJCZH094,8万,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西部城市群碳减排约束条件及减排机理研究,编号:2013M532067,5万,主持
[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西安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及政策研究,编号:2024D058,2万,主持
[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碳减排约束条件下的关中城市群减排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研究,编号:2015JM7371,3万,主持
[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常态下陕西碳强度收敛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6D017,2万,主持
[7]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年度项目,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及成因研究,编号:2018C017,自筹,主持
[8]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SY2017029,自筹,主持
[9]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绿色住宅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19JZ042,3万,主持
[10]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碳减排路径及扶持政策研究,编号:14J224,自筹,主持
[11]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西安创意会展对知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JG183,自筹,主持
[12]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居民碳排放调查的西安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编号:SJW2015-23,3万,主持
[13]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社科专项),公众诉求下城市环境治理路径及扶持政策研究,编号:15JK1404,1万,主持
[14]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陕西省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编号:12JK0141,1万,主持
二、主要参与项目
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等各类项目10多项,主要参与项目如下。
[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09 JZD0019,60万,主要参与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连片特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作用机制究 :以陕南为例,编号:71803149,20万,主要参与人
[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以广电融合发展为载体的产业链、创新链布局研究,编号:2020ZDWT12,5万,主要参与人
[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我省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研究,编号:2017ZD07,7.5万,主要参与人
[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项目, 汉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产业链建设与示范,编号:2019ZDLSF06-07,60万,主要参与人
[6] 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编号:20200256,21.75万元,主要参与人
[7] 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陕西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编号:Z20170019,15万元,主要参与人
[8]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联合基金一般项目,科技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编号:2020ZLYJ-34,5万,主要参与人
[9] 陕西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政策咨询,编号: Z20180016,20万,主要参与人
[10]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现状调研及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021-0001,15万,主要参与人
一、学术著作:
目前在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含章节)5部,待出版教材1部,具体如下。
1.李治,詹绍文.中国城市区域多中心空间发展的减霾绩效及政策[M],科学出版社,2025
2.李治,李国平.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治,张小刚,金青梅,宋琪.基于地域文化的陕西特色小镇策划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4.李治,姚淑敏.“推进国际合作,建设国家能源利益重要平台”,崔选民,王军生,陈义和主编,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孙华平、李治、杨玉慧、伊立.“中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主编,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十四卷)[M],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0.
二、论文期刊:
研究成果发表于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公共管理学报、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城市发展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生态学报、财经论丛等SSCI、SCI、CSSCI、CSCD及北大核心学术期刊50多篇,其中4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期刊,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水平学术论文期刊分级目录中A类期刊1篇,B类期刊1篇,C类期刊9篇,D类期刊3篇,E类期刊7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ublic Appeal on Air Quality: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Provinces[J]. Atmosphere, 2024, 15(12): 1539.(SCI四区期刊)
[2] Image-based machine learning and cluster analysis for urban road network: employing Orange for codeless visual programming[J].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24: 1-18.(SCI一区期刊)
[3]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Haze Pollu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of China[J]. Atmosphere, 2023, 14, 1539.(SCI四区期刊)
[4] The Location Choice and Survival of Polluting Firms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3, 15,13711.(SSCI期刊)
[5]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tion Pathways of Urban Household in China[J].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 763.(SCI二区期刊)
[6]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Urban Household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Efficiency[J]. Energies, 2022, 15(20): 7748. (SCI三区期刊)
[7] Spatial Patterns, Dependencies, and Disparitie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Taobao Towns in China[J].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2022: 1-26.(SSCI期刊)
[8] Modeling Intercity CO2 Trading Scenarios in China: Complexity of Urban Networks Integrating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Complexity, 2022, 4888311.(SCI二区期刊)
[9] The Effects of City-County Mergers on Urban Energy Intens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 8839. (SSCI期刊)
[10]The Effect of Enclave Adjustment on the Urban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Evidence from Wuhan [J].Sustainability, 2021, 13, 1940. (SSCI期刊)
[11] The Complexity of Urban CO2 Emission Network: An Explo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Middle Reaches Megalopolis, China [J]. Complexity, 2021:1-14(SCI二区期刊)
[12]国外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研究—回顾及启示[J]. 公共管理学报. 2009, 6(4): 112-128. (CSSCI核心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A类期刊)
[13]行政边界扩张视角下撤县设区对工业企业空气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24,40(11):176-184.(北大核心期刊)
[14]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与实证测度研究——基于2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4,31(10):115-124.(CSSCI期刊)
[15] 陕北黄土高原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对生计资本的敏感性—以佳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2,42(19):7818-7829.(T1/CSCD核心期刊)
[16]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瞄准与偏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1(4):71-82. (CSSCI核心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A类期刊)
[17] 陕西省碳排放强度收敛性及趋势演进分析[J].生态经济,2021,37(03):23-30+37.(北大核心期刊)
[18] 西安市家庭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资源科学, 2017, 39(7):1394-1405. (CSSCI核心期刊)
[19] 西部特大城市低碳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17, 40(2):434-440. (CSCD核心期刊)
[20] 知识产权能力、外部知识产权保护与动漫企业创新效率[J]. 软科学, 2017, 31(9):40-44. (CSSCI核心期刊)
[21] “圈层”结构、时空差异与能源强度——以十大城市群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1): 56-65. (CSSCI核心期刊)
[2] 中国城市群 “圈层” 结构对能源强度影响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11): 26-32. (CSSCI核心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B类期刊)
[23] 城市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与跨城市差异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10): 87-94. (CSSCI核心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B类期刊)
[24]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2012(2): 60-67. (CSSCI核心期刊)
[25] 构建国际商贸中心的指标体系, 重点领域与策略选择[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6): 60-67. (CSSCI核心期刊)
[26]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7: 17-23. (CSSCI核心期刊)
[27] “资源诅咒”与富资源地区产业结构转型问题[J].财经论丛,2009,(03):15-21.(CSSCI核心期刊)
[28] 城市能源效率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J]. 城市发展研究,2010(6): 22-26.(CSSCI核心期刊)
一、获奖情况
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5项、校级科研奖励3项,荣誉称号1项,参与撰写的决策咨询建议获得时任陕西省省长、副省长、延安市委书记重要批示,并在出台的多项省级政策文件中得到应用,具体如下。
[1] 陕西省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的研究报告,第十五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2
[2] 陕西动漫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全国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奖,2019
[3] 决策咨询建议“加强顶层设计 推进陕西省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受到时任陕西省省长、副省长重要批示,并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咨询建议三等奖,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
[4] 决策咨询建议“贯通融媒体体系 助推我省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受到时任陕西省副省长和现任延安市委书记重要批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该建议还被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应用于出台《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助推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的通知》(延市宣发[2023]15号).
[5] 决策咨询建议“做强文化企业 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报告”受到时任陕西省副省长重要批示并获得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表彰,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18
[6] 贯通融媒体体系 助推我省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5
[7] 科技与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1
[8] 做强文化企业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
[9]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 三等奖,2017
[10] 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三等奖,2017
[11]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Residential CO2 Emissions Across Chinese Cities,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第9届国际学者研讨会优秀奖,2014
[12] 陕西省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
[13] 碳减排约束条件下的关中城市群减排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
[14] 获得2009-2010年度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博士生论文奖学金”
[15] 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2019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二、指导学生荣誉
连续七年指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论文获得“校级优秀论文”称号。2021年指导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2023年校级优秀硕士论文称号。2024年指导MPA研究生获得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
三、参与政府实践
深度参与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陕宣发[2019]7号)、《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陕宣发[2022]1号)、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陕科办发〔2020〕107号)等三项政策文件的制定,这些政策的出台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作为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的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评审专家到汉中、安康及渭南等地进行文化企业和产业园区项目评审和检查。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