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李倩
浏览量:715   转发量:11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
  • 邮箱 : qian.li@xauat.edu.cn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担任国际水协(IWA)青年指导委员会(SteeringCommittee)委员、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副主席、IWA膜技术中国专家委员会理事、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中国沼气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暨中国厌氧生物技术青年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Science & Engineering青年编委、环境工程学报青年编委、陕西省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废水/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外国专家项目(S类)、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外专计划重点项目、陕西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以一作/通讯在water research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篇,出版中文专著1部,英文专著1章,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团体标准1部,参编1部。研究成果获2023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11)、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2022,1/7;2021,2/6)、2024陕西环保青年科技奖1项。2022年入选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2023年入选陕西省科技新星,2024年入选陕西环保青年科技奖。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废水/废弃物低碳处理与资源化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2005.09~2009.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给水排水工程              本科

2009.09~2015.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市政工程                     硕博连读

2013.10~2014.10    日本东北大学土木工学                            联合培养博士生

工作经历:

2015.07~2017.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博士后

2017.07~2018.1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讲师

2018.12~2020.1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20.12 ~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教授

2022.08~2024.07    日本东北大学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


科研项目

2025.04-2028.03    剩余污泥高值转化利用与低碳干化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50万,主持

2025.01-2028.12   生物炭促进微塑料厌氧降解的界面微生态机制及增效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8万,主持

2024.01-2025.12   节能低碳型废水厌氧处理与资源化新工艺,国家外国专家个人类项目(S类),50万,主持

2023.10-2024.09   AnMBR-Anammox工业废水应用技术开发(横向),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万,主持

2022.11-2026.06   污水资源化利用层级与供给模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50万,主持

2021.01-2024.12   生物炭介导的厌氧互营产甲烷增效过程的微尺度调控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8万,主持

2022.01-2024.12   碳材料耦合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强化餐厨垃圾能源回收新技术开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30万,主持

2023.01-2024.12   生物炭强化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技术研究,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项目,10万,主持

2019.01-2021.12   城市受损水体修复技术集成与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30万,主持

2017.01-2019.12   高温甲烷发酵过程的丙酸过量积累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万,主持

2017.01-2018.12   磁性生物炭介导有机废弃物高温甲烷发酵的行为机理研究,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5万,主持

2019.10-2020.10   城市水体修复及生态恢复技术集成及示范,陕西省外国专家服务计划重点项目,7万,主持

2017.06-2020.09   磁性生物炭促进餐厨垃圾与污泥共发酵的增效原理及效能评价,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17JS077,5万,主持


荣誉奖励

        2025      2024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2024      陕西环保青年科技奖

       2023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11)

       2023      陕西省科技新星

       2022      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

       2022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1/7)

       2021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2/6)

       2021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3)

        202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研团队负责人


学术著作

出版著作:

[1] 陈荣, 吴鹍, 李倩, 2018.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特性及营养物作用机制. 科学出版社, 北京

[2] Zhen Lei, Mawuli Dzakpasu, Qian Li, Rong Chen.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andBioengineering (chapter 6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s for domesticwastewater treatment). Elsevier, 2019

参编标准:

[1] 李倩, 王晓昌, 宋佳, 陈荣, 杨媛, 郑于聪, 何强, 陈一, 202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提升技术指南.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T/CSES 77-2022

[2] 陈一, 何强, 杨祥宇, 王晓昌, 李倩, 2022. 城市受损水体生态恢复技术导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T/CSES 76-2022

发表论文:

以一作/通讯发表学术论文50篇,SCI一区TOP期刊25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社会兼职

2024.06-今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2024.10-今     国际水协会(IWA)膜技术中国专委会理事

2024.01-今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青年编委

2023.10-今    中国沼气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暨中国厌氧生物技术青年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2~2024    IWA Young Water Professionals Steering Committeemember

2022~今         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副主席

2022~今        环境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2020~2022    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常委

2020~今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

2019~今        秦岭生态保护青年学者

2016~今        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