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导师风采
韩芸
浏览量:1024   转发量:3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邮箱 : hanyun@xauat.edu.cn
  • 工作电话 : 029-8220272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教育经历:

(1) 2004-9至2009-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 博士, 导师: 彭党聪

(2) 1999-9至2002-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 硕士, 导师: 王志盈

(3) 1992-9至1996-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 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 2018-12至现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2) 2007-10至2018-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 2002-10至2007-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讲师

(4) 1996-7至2002-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助教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污泥处理与处置,污水处理与回用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社会发展领域: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滤液作为反硝化碳源的污水处理系统增效研究,项目编号:2023-YBSF-283,起止时间:2023.01-2024.12

2、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有机固废处理技术创新及资源化利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起止时间:2022-202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基于含硫氨基酸分解及氨抑制的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硫化氢生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2070153,起止时间:2021.01-2024.12

4、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液生物质能高效回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SF-357,起止时间:2020.01-2021.12

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物质能高效回收的高含固污泥热水解相分离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JQ5090,起止时间:2017.01-2018.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基于水体生态安全的再生水消毒副产物及生物源腐植酸类物质的调控研究,项目编号:51408458,起止时间:2015.01-2017.12

7、国家科技部, “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高含固厌氧消化系统的硫控制技术与生物脱硫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3ZX07315-001-04,起止时间:2013.01-2016.06

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物源腐植酸类物质对再生消毒中卤乙酸生成及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JQ7021,起止时间:2013.01-2014.12

9、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中生物源腐植酸类物质生成转化及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2JS050,起止时间:2012.05-2014.12

10、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研究项目:城市污水再生工艺预氯化对污染物胶体特性影响机理研究,项目编号:09JK519,起止时间:2009.07-2011.12

11、校人才基金项目:城市污水处理中THMs的生成及其前驱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项目编号:RC0937,起止时间:2010.01-2011.12

1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研究项目:预加氯对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混凝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项目编号:05JK231,起止时间:2005.07-2007.12


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1、 Zhou M, Han Y, Zhuo Y, et al. Bioinduced phosphorus precipitation in granular sludge undergoing denitrifying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sewage as hydroxyapatite[J]. Water Research, 2025: 123590.

2、 Yang Zhuo, Hao Wang, Xuena Wang, Dantong Jing, Mengyu Zhou, Dangcong Peng, Yun Han. Performance of electroactive anaerobic granular sludge under ammonia stress: Performance, microbe and morpholog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5, 424: 132295. 

3、 Mengyu Zhou, Yun Han, Yang Zhuo, Fen Yu, Gaoyuan Hu, Dangcong Peng. Effect of initial ammonium concentration on a one-stage 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 biofilm system: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4, 143: 176-188.

4、 余芬, 韩芸, 周梦雨, 卓杨, 普冰玉. 污泥热水解滤液作为外碳源对生物脱氮系统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4, 18(10): 2889-2898.

5、 华飞虎, 韩芸, 卓杨, 王松,刘奕,周梦雨. 温度及有机负荷对高温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启动期产甲烷特性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4, 37(09): 2020-2029.

6、 冯浩, 韩芸, 周梦雨, 卓杨,余芬,李小慧,郝杰. 低碳氮比低运行负荷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J/OL]. 中国给水排水, 1-12 [2024-02-07].

7、 韩芸, 文天祥, 卓杨,周梦雨,余芬.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中甲硫氨酸分解抑制特性[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4, 24(04): 1587-1595.

8、 Mengyu Zhou, Yun Han, Yang Zhuo, Yang Dai, Fen Yu, Hao Feng, Dangcong Peng. Effect of thermal hydrolyzed sludge filtrate as an external carbon source on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2/O system[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3, 332: 117425.

9、 朱俊兆, 卓杨, 华飞虎, 周梦雨, 王雪娜, 刘金洋, 韩芸. 提高污泥含固率对高温厌氧消化互营产甲烷特性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 2023,43 (09):4697-4707.

10、 连洁, 卓杨, 杨培真, 田国兴, 齐泽宁, 韩芸. UASB处理高含固污泥热水解滤液启动特性[J]. 中国给水排水, 2023, 39(05): 114-120.

11、 Yang Zhuo, Peizhen Yang, Mengyu Zhou, Junzhao Zhu, Tianxiang Wen, Dangcong Peng, Yun Han. Performance and methane potential of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treating thermal hydrolyzed sludge dewatering liquor[J]. Waste Management, 2022, 154: 209-216.

12、 Kai Lv, Xianming Shao, Dangcong Peng, Yun Han, Lifang Yu. Coexistence and competition of the nitrifying and anammox bacteria in SMBBR reactor with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process treating synthetic low-strength ammonium wastewater[J].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022, 49: 102983.

13、 Yang Zhuo, Peizhen Yang, Mengyu Zhou, Dangcong Peng, Yun Han. Low H2S content biogas biodesulfurization from high solid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using limited external aeration biotrickling filter: Effect of gas-liquid pattern on oxygen utilization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 314: 115084.

14、 周梦雨, 彭党聪, 韩芸, 吕恺. 间歇曝气对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42(03): 1120-1127.

15、 韩露, 韩芸, 代洋, 张进, 钟晨, 卓杨. 污泥热水解滤液作污水反硝化碳源的脱氮性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21, 41(08): 3653-3659.

16、 吕恺, 邵贤明, 王康舟, 姚雪薇, 彭党聪, 韩芸. 一段式亚硝化厌氧氨氧化SMBBR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J]. 环境科学, 2021, 42(07): 3385-3391.

17、 高源, 韩芸, 韩露, 杨培真, 连洁, 钟晨. 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对高含固污泥有机物转化及组分的影响, 环境工程学报, 2020,14(10):2823-2830

18、 吕恺王康舟, 姚雪薇, 赵文钊彭党聪李惠娟韩芸. 基于氨氮,硝氮及乙酸条件下Anammox菌的培养, 中国环境科学, 2020,10:4348-4353

19、 Zhuo Yang, Han Yun*, Qu Qiliang, Li Jie, Zhong Chen, Peng Dangcong. Characteristics of low H2S concentration biogas desulfurization using a biotrickling filter: Performance and modeling analysi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80: 143-150.

20、 Han Yun*, Qu Qiliang, Li Jie, Zhuo Yang, Zhong Chen, Peng Dangcong. Performance of ammonium chloride dosage on hydrogen sulfide in-situ prevention during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76: 91-96.

21、 Zhuo Yang, Han Yun*, Qu Qiliang, Cao Yuqin, Peng Dangcong, Li Yuyou. Pre-separation of ammonium content during high solid thermal-alkaline pretreatment to mitigate ammonia inhibition: Kinetics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J]. Water Research, 2018, 139: 363-371.

22、 Han Yun*, Zhuo Yang, Peng Dangcong, Yao Qian, Li Huijuan, Qu Qiliang. Influence of thermal hydrolysis pretreatment on organic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olid anaerobic diges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 244: 836-843.

23、 韩芸*, 胡玉洁, 连洁, 杨思哲, 齐泽宁. 铝污泥酸化提取液改性沸石的除磷特性及机制. 环境科学,2019, 40(08):3660-3667.

24、 白洋,韩芸,刘超超,宋小文,卓杨. 污水再生消毒中三卤甲烷生成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中国给水排水, 2019,35(21):81-85.

25、 陈姝桦,韩芸,郝婧姝,卓杨. 添加餐厨油脂对高含固污泥热水解及厌氧消化的影响. 环境工程学报, 2019,13(12):2981-2989.

26、 韩芸*, 曹玉芹, 卓杨, 王晓飞,彭党聪.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中Fe/S及pH对原位抑硫效率影响及其交互作用[J]. 环境科学, 2018, 39(01): 269-275.

27、 韩芸, 卓杨, 彭党聪, 宜慧, 宋小文. 不同含固率热水解后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特性及有机物转化. 中国给水排水,2017,33(23):33-38

28、 刘超超, 韩芸, 卓杨, 白洋, 彭党聪.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中腐殖酸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 环境化学, 2017, 36(8): 1735-1743

29、 程瑶, 韩芸, 卓杨, 代璐, 彭党聪. 温度对热水解预处理高含固污泥特性的影响.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330-334

30、 韩芸, 代璐, 卓杨, 王超, 彭党聪. 热水解高含固污泥的有机物分布及厌氧消化特性. 环境化学, 2016, 35(5): 964-971

31、 卓杨, 韩芸*, 程瑶, 彭党聪, 李玉友. 高含固污泥水热预处理中碳、氮、磷、硫转化规律[J]. 环境科学, 2015, 36(3): 1006-1012

32、 韩芸,宜慧,卓杨,董涛,彭党聪,李玉友. 低温短时水热预处理混合及初沉污泥的高温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5,35(2):461-467

33、 韩芸, 许松, 董涛, 王斌帆, 王显耀, 彭党聪. 碳源类型、温度及电子受体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5,36(2):590-596

34、 成嘉蕾, 韩芸, 王冬梅, 赵凯. 城市污水再生氯消毒过程中HAAs生成及迁移转化. 环境工程学报, 2014,8(9):3731-3736

35、 宜慧, 韩芸, 李玉友, 卓杨, 彭党聪. 碱解+低温水热预处理改善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性能工艺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4,8(9):3927-3932

36、 许松, 韩芸, 董涛, 王显耀, 王斌帆, 彭党聪.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运行及污泥硝化性能恢复. 中国给水排水,2014,30(21):1-5

37、 成嘉蕾, 韩芸, 王冬梅, 赵凯. 城市污水再生氯消毒过程中HAAs生成及迁移转化. 环境工程学报, 2014,8(9):3731-3736

38、 向衡, 韩芸, 刘琳, 刘超翔, 刘玉洪. 用于河道水反硝化脱氮补充碳源选择研究. 水处理技术, 2013,39(5):64-68

39、 郑阳光, 韩芸, 杨亚红, 李磊, 彭党聪, 王社平.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启动试验. 水处理技术, 2013,39(8): 85-88

40、 Hui Yi, Yun Han , Yang Zhuo. Effect of combined pretreatment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for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20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ISEST) ,577-581

41、 杨亚红, 彭党聪, 李磊, 郑阳光, 韩芸.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循环特性的中试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3

42、 向衡, 韩芸, 刘琳, 邹然, 程启明, 刘超翔. 低浓度含磷水体除磷填料的选择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12): 3227-3233

43、 韩芸, 周学瑾, 彭党聪, 王晓昌. 氯消毒对城市污水中DOM的三维荧光特性影响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6(07):2226-2230,

44、 韩芸,周学谨,彭党聪,王晓昌. 污水厂出水DOM各组分的荧光特性及其THMEP,中国给水排水,2011,27(21):19-22

45、 韩芸, 李斌, 彭党聪, 许玮. 宝鸡市雨水径流岸边渗滤系统设计与应用. 给水排水,2009,35(4):36-39

46、 王志鹏, 韩芸, 巨姗姗,王志盈. 余氯量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混凝过程的影响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47、 韩芸、李玉友、任勇翔、阎锋. 城市污水处理厂预热处理混合污泥的高温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7): 1174-1180

48、 韩芸, 巨姗姗, 王志鹏, 王志盈. 颗粒特性对给水和污水深度处理混凝工艺的影响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8, 40 (3)

49、 HAN Yun, PENG Dang-cong, ZHAO Kai, LIANG Guang, JIN Shang-yong, HUI Ling-ling. Advanced wastewater disinfection treatment of a tertiary municipal effluent by chlorine and chlorine dioxide. CCS-Xian2008

50、 韩芸, 杨永哲, 王志盈. 垃圾渗滤液及处理出水的有机物MW分布.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2(1):88-91

51、 一种膜分离沼气生物脱硫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人:韩芸,卓杨,彭党聪,曹利,代璐,李香莉,专利号:ZL 2015 1 0289867.8,授权时间:2017-9-1

52、 分区循环活性污泥法污水池,发明人:彭党聪,任勇翔,韩芸,杨永哲,于莉芳,专利号:ZL 2012 1 0257819.7,授权时间:2014-11


获奖荣誉

获得的教学奖励:

1. 《环境监测技术及应用(第二版)》,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教育类优秀教材一等奖,时间:2025.07,排名1/2

2. 塑金课、强实践、重育人:新时代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时间:2024.07,排名:2/10

3. 塑金课、强实践、重育人:新时代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时间:2023.07,排名:2/10

4. "2+2"两校区办学格局下大学生优良学风传承和综合素质提升培养体系的建构,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01,排名:5/5

5. 基于工程能力培育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02,排名:2/5

6. 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环境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时间:2021.06,排名:1/7

7. 基于工程及执业能力培育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时间:2017.07,排名:3/10

获得的教学表彰:

8. 陕西省2020年师德标兵,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

9. 师德标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

10. 2019年“植物医生”优秀教师奖,一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04

11. 2018-2019学年“优秀主讲教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01 

12. “首届先进基层教学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

指导学生获奖:

13. 陕西省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2022.10

14. “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复赛中获得铜奖,《创艺园——打造缺水型城市屋顶绿化新模式》,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组织委员会,2020.10

15.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中获得金奖,《创艺园——打造缺水型城市屋顶绿化新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2020.10

20.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2017.08,

21.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教师奖,三等奖,2017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