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袁阳光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9-05 导师主页
袁阳光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性能评估与智能运维
yuanyg31@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环境下在役桥梁性能退化机理,在役桥梁运营安全评估及预防性养护技术,基于监测数据的桥梁服役性能挖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近五年承担项目列表: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重载-开裂-锈蚀历程下考虑失效特征的中小跨径PC桥梁安全评估(52308200),主持;

(2) 2024年度高校无党派民主人士重点调研课题:关于陕西省高质量公路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主持;

(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重载与除冰盐耦合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加速退化机理及评估方法(2023-JC-YB-321),主持;

(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大件运输车辆过桥快速评估及实时预警技术研究(2020JQ-665),主持;

(5)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考虑风险与经济因素的极端重载下退化钢绞线斜拉索安全评估(300102211515),主持;

(6)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重载下考虑随机失效特征的中小跨径PC桥梁双准则安全评估(23JK0519),主持;

(7) 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联合轻量化检监测与激光点云的城市桥梁快速安全评估研究,主持;

(8) 山东高速集团科技创新项目:严酷环境混凝土梁性能衰减机理与评估方法(20230155),主持;

(9)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基于监测数据的多塔斜拉桥施工风险概率分析(20230540),主持;

(10)         咸阳市公路及科技服务项目:长武县亭口镇黑河大桥监测系统阈值研究(20210308),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袁阳光,伊廷华,辛公锋,等.基于挠度监测的混凝土桥梁实时安全评估方法研究[J/OL].土木工程学报,1-18[2024-10-12]. (EI)

[2]   辛公锋, 袁阳光(通讯), 韩涛, 等.胶州湾跨海大桥箱梁氯离子侵蚀状态及细观结构特征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43(07):1-8.(中文核心)

[3]   辛公锋, 龙关旭, 袁阳光(通讯), 等. 高强钢丝两种镀层耐蚀性及点蚀概率模型[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55(04):616-623. (中文核心).

[4]   Yuan Y G, Wang X X, Yi T H, etal. Probabilistic corrosion initiation assessment of marine concrete bridgecomponents via exposure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J]. Case Studies inConstruction Materials, 2025, 22: e04533.

[5]   Long G X, Yuan Y G(通讯), Xin G F, et al. Experimentalbased time-dependent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corrosion initiation for PCgirders in frozen marine environment[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3, 408: 133461. (SCI)

[6]   Yuan Y G, Liu X D, Pu G N, etal. Corrosion features and time-dependent corrosion model of Galfan coating ofhigh strength steel wir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 313:125534. (SCI)

[7]   Yuan Y G, Liu X D, Pu G N, etal.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corrosion of high strength steel wireswithin a bridge stay cable[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 308:125108. (SCI)

[8]   Yuan Y G, Han W S, Li G L, etal. Time-dependent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existing concrete bridgesincluding non-stationary vehicle load and resistance processes[J]. EngineeringStructures, 2019, 197: 109426. (SCI)

[9]   袁阳光,陈笑,韩万水,等.在役混凝土桥梁非平稳抗力劣化模型建立与更新[J].中国公路学报,2019,32(12):145-155.(EI)

[10] 袁阳光,韩万水,谢青,等.非平稳车载及抗力劣化进程下混凝土桥梁时变可靠性评估[J].中国公路学报,2020,33(03):85-96.(EI)

[11] 袁阳光, 韩万水, 李光玲, 等.考虑非平稳因素的混凝土桥梁概率极限状态评估[J].工程力学, 2020,37(08): 167-178. (EI)

[12] 高文博, 袁阳光, 黄平明, 等.大件运输车载下考虑强度退化过程的钢绞线斜拉索安全评估[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33(08): 169-181. (EI)

[13] Yuan Y G, Han W S, Xu X, et al. Permit checking of overloadedcustomized transport vehicle based on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reliability ofconcrete bridge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21, 24(5): 884-896.(SCI)

[14] Yuan Y G, Han W S, Guo T,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Updating ofNon-stationary Resistance Deterioration Model of Existing Concrete BridgeComponent[J].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20, 34(6):04020104. (SCI)

[15] 袁阳光, 周广利, 高文博, 等.考虑安全性与正常使用性能的大件车辆过桥评估方法[J].工程力学,2021,38(07):147-158.(EI)

[16] Yuan Y G, Han W S, Huang P M, et al. Structure safety assessmentunder heavy traffic based on weigh in mot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J].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7(5):136943321769562. (SCI)

[17] Han W S, Yuan Y G (通讯), Huang P M, et al. Dynamic Impact of Heavy Traffic Load on TypicalT-Beam Bridges Based on WIM Data[J].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Facilities, 2017, 31(3):04017001. (SCI)

[18] Han W S, Yuan Y G (通讯), Xie Q., et al. Reliability-Based Truck Weight Regulation ofSmall- to Medium-Span Bridges[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18, 23(1):04017109. (SCI)

[19] Han W S, Yuan Y G (通讯), Chen X., et al. Safety Assessment of Continuous Beam Bridgesunder Overloaded Customized Transport Vehicle Load[J]. Journal of BridgeEngineering, 2018, 23(6): 04018030. (SCI)

[20] Han W S, Yuan Y G (通讯), Xie Q., et al. Load Effect, Safety Assessment and TrafficStrategy of Multi-girder Bridges under Lateral Eccentric Customized TransportVehicle[J].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19, 33(2):04018110. (SCI)

[21] 袁阳光, 黄平明, 韩万水,等.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中小跨径桥梁卡车载重限值研究[J]. 工程力学, 2017,34(8):161-170. (EI)

[22] 黄平明, 袁阳光 (通讯), 赵建峰,等. 重载交通下空心板桥梁承载能力安全性[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 17(3):1-12. (EI)

[23] 袁阳光, 郭雷, 裴浩楠,等. G104国道卡车荷载概率特性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7, 43(11):1697-1705. (中文核心)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