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宋炜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4-13 导师主页
宋炜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MBA) ,管理科学与工程
技术创新与管理(博),产业创新与产业技术经济(硕),公司战略与现代产业演进(硕),数字创新与治理结构(硕)
576650053@qq.com

博士招生专业

1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
2026
学术型博士

硕士招生专业

1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6
学术型硕士
2
工商管理
2026
学术型硕士
3
工商管理(MBA)
2026
专业学位硕士

教育背景: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秘书。

社会兼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部分省(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项目评审入库专家,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事考试阅卷(命题)专家,多本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会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创新专业委员会会员,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发展经济学学会会员。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循环演化机制及路径研究”(21XJL004)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国公司撤资发生机制及其预警体系研究”(17YJC790128)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常态下FDI的退出机制研究”(2015M582623)

[4]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主创新视域下陕西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策略研究”(2017D043)

[5]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陕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循环演化机制及路径研究”(2022KRM064)

[6]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陕西高端智能制造业范式转变及实现路径研究”(2024ZC-YBXM-173)

[7]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结构性减速下人工智能重构房地产业发展动力的演化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21JZ031)

[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不同来源地FDI对陕西高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研究”(15JK1417)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技计划项目“不同来源地FDI对陕西高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研究”(RC1503)

横向项目:

[1] 上海数奕华明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技术咨询项目“长三角地区房地产企业税务违法违规动因与危机预警模型研究”(20240541)

[2] 上海数奕华明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技术咨询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三角工程大数据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与运营咨询合同”(20240736)

[3] 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项目“城市更新建设工程管理路径研究与示范”(20250004)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学术专著

[1] 宋炜.不同来源地FDI对中国工业绩效的影响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宋炜.跨国公司撤资发生机制及其预警体系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

[3] 宋炜,曹文静.结构性减速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逻辑机理、动力重构与靶向路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25年.

[4] 宋炜.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循环演化机制及路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26年.

期刊论文

[1] 宋炜.技术收敛、外资异质性与东道国工业绩效——基于2008-2013年间工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32(2):109-118.(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

[2] 宋炜.外商直接投资的退出效应与绩效检验[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32(3):35-45.(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

[3] 宋炜.技术差距、外资来源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间品三维框架的分析[J].软科学,2016,30(8):34-37.(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4] 宋炜,周勇.城镇化、收入差距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10):28-35.(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5] 宋炜,周勇.偏向型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城镇化扭曲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经济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7):124-134.(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6] 宋炜,周勇.强制技术转移、适应性熟化与创新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分析[J].软科学,2019,33(2):52-55.(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7] 宋炜,段连鑫,周勇.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创新溢出效应——2000-2017年中国工业经验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 37(4):27-34.(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8] 宋炜,周勇.创新要素流动、地方保护主义与空间知识溢出——来自2000-2016年中国省级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21,33(7):107-119.(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学A类重要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1级)

[9] 宋炜,张彩红,周勇,董明放.数据要素与研发决策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2010-2019年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3):40-48.(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22年第9期全文转载)

[10] 宋炜,张彩红,周勇,董明放.有偏技术进步、要素约束与R&D空间溢出——基于2010-2018年中国工业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2,38(10):92-96.(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

[11] 宋炜,雷雨萌,周勇,董明放.政府补贴、研发偏好与工业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2023,39(6):178-182.(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

[12] Song Wei, He Jing. Innovation FactorDouble Circulation: Cross-Border Mobilit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Total FactorProductivity[J]. PLOS ONE, 2023, 18(4): 1-13.(SCI)

[13] 宋炜,曹文静,周勇.数据要素赋能、研发决策与创新绩效——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23,35(7):112-121.(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A类重要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1级)

[14] 宋炜,贺继杨,周勇,董明放.研发双循环溢出、价值链攀升与制造业技术跃迁——来自2010-2020年的经验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8):42-49.(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15] Song Wei, Wang Xiangyao, He Jing. Policy-Induced Distortion, Market-Oriented Correction, and R&D Spatial Spillover——Empirical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 Development, 2024, 33(5): 956-979.(SSCI)

[16] 宋炜,曹文静,周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研发溢出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调节效应[J].管理评论,2024,36(11):119-130+143.(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A类重要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1级)

[17] 宋炜,王杰,周勇,董明放.数据要素赋能、质态变迁与制造业新质生产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5,42(1):21-29.(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18] 宋炜,曹文静.循环模式转型、技术比较优势与制造业创新绩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5,42(2):73-81.(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3级)

[19] 宋炜,曹文静,雷雨萌,周勇.技术复杂度、研发双循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攀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统计研究,2025,42(4):74-86.(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中文T1级)

[20] 宋炜,何静.外需冲击、循环模式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力——来自2010-2022年的经验证据[J].统计与决策,2026.(CSSCI核心库收录期刊;录用待刊)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