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王亮亮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9-21 导师主页
王亮亮 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机械
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技术,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智能感知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应用关键共性技术,轨道交通四电工程多目标智能检测技术
wangliangliang805@xauat.edu.cn

王亮亮,男,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3D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及物联网技术、创新方法、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新能源与储能器件研究等。

曾获国际TRIZ协会创新方法一级、二级认证,先后多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教工团干部、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级教学成果奖以及校级创新创业优秀个人等10余荣誉称号。

主持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创新引导计划2项、教育厅产业化项目1项、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1项 、厅局级项目3项、横向课题10余项、国家级大创4项(顺利结题);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基金、国家863计划等4项、厅局级及以上项目20余项。

主要科技成果: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四新成果奖(参与)、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恰佩克奖(第一)、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五小创新奖(第三)、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微创新成果二等奖(第三)、第二届茅以升交通工程技术与工法创新大赛金奖(第三)。

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8篇;申报专利11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10项、实用新型70余项、外观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指导科技竞赛获国家级奖项70余项,参编教材2部,荣获多项竞赛省级优秀组织工作者和国家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2025年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未来新兴产业领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光伏清洁机器人结构、控制与决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5CY-YBXM-097,主持,2025年1月-2026年12月,在研。

2. 2024年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产业化培育项目,面向高速公路交通施工安全的智慧物联网系统开发及应用,项目编号:24JC048,主持,2025年1月-2027年12月,在研。

3. 2024年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基于双波段视觉检测的光伏板智能运维巡检装备研发及应用(科学家2/6),项目编号:2024QCY-KXJ-140,主要负责,2024年1月-2026年12月,在研。

4. 2023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传感器融合的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3-JC-YB294,主持,2023年1月-2024年12月,已结题。

5. 202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锰酸钠@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构筑与储钠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JM-481,主持,2020年1月-2021年12月,已结题。

6. 2024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工艺及其机理研究(1/9),项目编号:2024JH-GXFW-0128,主持,2024年7月-2026年6月,在研。

7. 主持横向课题若干项,项目名称:轨道交通四电工程区间综合测量系统研究,面向地铁接触网的磨耗及故障诊断综合检测装置开发及应用,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11.1MW大型风机吊装关键技术研究、复杂环境下的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智慧物联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施工机器人开发及其应用、基于视觉检测和自主导航的光伏板智能运维巡检系统开发及应用、面向多种工况环境的新型光伏支架组件结构及智慧物联网系统设计等。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Liangliang Wang , Desong Teng, Ruixin Jin, Xinwei Guo, Xingyan Meng, Guoyan Liu, Xiao Luo, Changfei Sun, Zhuo Su.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based on digital twins[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2025年3月.

[2] Liangliang Wang, Chenxi Yang, Xinyue Wang, Jiayi Shen, Wenjie Sun, Jinkai Wang, Ganqiu Yang, Yonghong Cheng, Zhengdong Wang. Advances in polymers and composite dielectrics for thermal transport and high-temperature applications[J]. Composites Part A, SCI一区(TOP期刊), 2022年11月.

[3] Liangliang Wang, Xiangyu Wu, Chi Zhang, Baiyang Xiao, Jia Guo, Haixuan Liu, and Qijiu Deng.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biomass carbon materials in secondary-ion batteries: from the aspect of resource and composition[J].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SCI四区, 2023年1月.

发明专利:

[1] 王亮亮,曹澳飞,魏晨彪,孙昊楠,雷振轩,王辉柠,杨雪琛,葛紫薇,郑一凡. 专利名称:一种起重提升运输机构及货物运输方法.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2110078618X. 授权公告日:2025年2月7日。

[2] 王亮亮,李小龙,王冬,杨婷,刘金颂,苏晓峰.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太阳能自动追光系统的空气取水装置.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21114474713. 授权公告日:2025年1月7日。

[3] 王亮亮,陈懿德,闫恺钰,张子怡,郭少雄,孟梓萱.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视觉的自动化中药抓取装置.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22109492082. 授权公告日:2024年7月26日(已转化)。

[4] 王亮亮,陈思璘,梁浩田,杨晨,温虓,张洋铭,白黎明,石文博.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全向割草刀盘的割草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20100626383. 授权公告日:2024年5月24日。

[5] 王亮亮,王远军,冯宗鑫,李新东,吴启明,梁少晨,陈俊廷. 专利名称:一种校园AI智能小车.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20113518512. 授权公告日:2024年5月14日(已转化)。

[6] 王亮亮,崔梓豪,付永红,高欢欢,王利超,杨文轩,徐亮,杨徐毅.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式停车机构.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19101890323. 授权公告日:2024年2月13日(已转化)。

[7] 王亮亮,王利超,卢景涛,陈良斌,杨泽宇,高翡晨,张慧敏. 专利名称:多功能健身设备.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17101205445. 授权公告日:2021年12月10日。

[8] 王亮亮,陈晓宇,杨帆,李梦超,谢辰子,胡翔. 专利名称:一种公交投币机.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16104032871. 授权公告日:2019年3月1日。

[9] 王亮亮,范运超,崔俊航,谢党博,王梦忆,刘灏,张皓. 专利名称:一种多变型快递分类与运输小车.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1610488272X. 授权公告日:2018年5月25日(已转化)。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