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闫西峰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4-15 导师主页
闫西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土木工程
多灾耦合作用下新型钢(铝合金)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评估与提升策略,高性能钢(铝合金)结构稳定与抗震分析,绿色可持续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体系,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
yan-xf@xauat.edu.cn

硕士招生专业

1
结构工程
2025
2
学术型硕士
新型钢结构体系
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025
2
学术型硕士
工程结构抗火
3
土木工程
2025
2
专业学位硕士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设计

闫西峰,陕西西安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钢结构教研室)。毕业于日本神奈川大学,师从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赵衍刚教授,曾获“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奖学金(PhD candidate MEXT-Scholar)”、日本神奈川大学“米田吉盛教育奖学金”和日本住宅协会国际居住年(IYSH)“纪念奖”。主要从事复杂环境下高性能钢结构、新型钢(铝合金)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评估与提升策略,以及约束混凝土的约束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期刊(JCR-Q1区、Q2区)论文20余篇(引用600多次,H-index: 15),担任多种国内外权威期刊青年编委和审稿人。

个人主页:(1)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ogvw2ekAAAAJ

                    (2)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Xi-Feng-Yan

长期与北京工业大学赵衍刚教授团队、中科院1区SCI期刊《Thin-Walled Structures》主编、葡萄牙里斯本大学Nuno Silvestre教授和编委、埃及坦塔大学Mostafa Fahmi Hassanein教授紧密联系,欢迎力学、材料、土木结构与防灾等学科背景的同学报考,鼓励、支持且可推荐学生到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一步深造!


教育背景

2018.04−2021.03  日本神奈川大学   建筑学   博士  (导师:赵衍刚 教授)

2017.09−2018.03  日本神奈川大学   建筑学   研究生  (导师:赵衍刚 教授)

2014.09−2017.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   硕士 (导师:杨俊芬 教授)

2009.09−2013.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学士

 

工作履历

2021.09−2024.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师资博士后(合作导师:郝际平 教授)

2024.10−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讲授课程

钢结构设计原理(国际班)

钢结构课程设计

AD钢屋架课程设计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308201,柔性撞击下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桥墩抗撞性能及剩余承载力评估,2024.01−2026.12,在研,主持

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青年项目,2023-JC-QN-0394,腐蚀高强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性能退化机理及评估方法研究,2023.01−2024.12,在研,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D713787,腐蚀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尺寸效应研究与轴压性能评估,2022.06−2024.08,在研,主持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1960321041,圆中空夹层双钢管混凝土柱的加载方式研究和性能评估,2021.10−2024.08,在研,主持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基金培育专项,1960522124,火灾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冲击性能及剩余承载力研究, 2023.01−2023.12,已结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213,考虑框架扩展效应的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2023.01−2026.12,在研,参与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8206,受控摇摆钢板剪力墙-钢框架体系抗震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2025.01−2028.12,在研,参与

8.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022JM-308,箱式模块化钢结构减隔震连接节点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2022.01−2023.12,已结题,参与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近五年代表性学术论文

1. Xi-Feng Yan, Siqi Lin (通讯作者), DiYang, Yan-Gang Zhao, Fiber-based model for rectangular/square concrete-filled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arbitrary end moment ratios considering memberimperfe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4, 318:118795.

2. Xi-Feng Yan, Meng-Nan He (通讯作者),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 short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An improved theoretical model and design, Structures, 2024, 67:106977.

3. Xi-Feng Yan, M.F. Hassanein (通讯作者), Fangying Wang, Siqi Lin, Behaviou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tubular slender columns:Numerical modelling and design, 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2024, 21:e03506.

4. Xi-Feng Yan (通讯作者), Ji-Ping Hao, Meng-Nan He, Behavior of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aluminum alloy tubular stubcolumns: Test, modeling and confinement-based design,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4, 95:110060.

5. Xi-Feng Yan, Meng-Nan He, Ji-Ping Hao (通讯作者), Siqi Lin, Theoretical model of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aluminum alloy tubular short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4,303:117549.

6. Xi-Feng Yan, Siqi Lin (通讯作者), Yan-Gang Zhao, Behaviour and confinement mechanism of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aluminum alloy tubular stub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Marine Structures, 2024, 95:103600.

7. Siqi Lin, Xi-Feng Yan (通讯作者), Di Yang, Yan-Gang Zhao, Behaviorof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with different end moment ratios: Modelling and discussio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3, 409:133859.

8. M.F. Hassanein, N. Silvestre, Xi-FengYan (通讯作者), Confinement-based direct design of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normal and high strength steel short columns,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3, 183:110446.

9. Xi-Feng Yan, Mizan Ahmed (通讯作者), M.F. Hassanein, Meng-Nan H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ircular high‐strength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aluminum tubular short columns under axial loading, Structural Concrete, 2023, 24(5):5677−5696.

10. Xi-Feng Yan, Mizan Ahmed (通讯作者), Meng-Nan He, Behavior and design of axially loaded high-strength concrete-filled circular aluminum tubular short columns, Structures, 2022, 44:357−371.

11. Xi-Feng Yan, Yan-Gang Zhao, Siqi Lin (通讯作者), Compressive behaviour of circular CFDST short columns with high- and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1, 164:107898.

12. Xi-Feng Yan, Yan-Gang Zhao (通讯作者),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circular sandwiched concrete axially loaded CFDST short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1, 230:111617.

13. Xi-Feng Yan, Yan-Gang Zhao, SiqiLin (通讯作者), Haizhong Zhang, Confining stress path-based compressive strength model of axially compressed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 short columns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1, 165:107949.

14. Xi-Feng Yan, M.F. Hassanein (通讯作者), Fangying Wang, Meng-Nan He, Behaviour and design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tubular (CFFSST) short columns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1, 242:112611.

15. Siqi Lin, Yan-Gang Zhao, Zhao-Hui Lu, Xi-Feng Yan (通讯作者), Unified theoretical model for axially load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stub columns with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hapes, Journal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21, 147(10):04021159.

16. Xi-Feng Yan, Yan-Gang Zhao (通讯作者),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xially loaded circular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 short column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0, 170:106114.

17. Yan-Gang Zhao, Xi-Feng Yan (通讯作者), Siqi Li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xially loaded circular hollow centrifugal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hort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9, 201:109828.

18. Xi-Feng Yan (通讯作者), Chao Ya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circular steel tubes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iquesThin-Walled Structures, 2019, 144:106268.

19. 闫西峰 (通讯作者), 郝际平, 赵衍刚, 考虑有效混凝土强度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工程力学, 2024, 41(11): 145-156.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