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罗仙平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19 导师主页
罗仙平 三级教授及以上 硕,博士生导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镁系功能材料;金属矿矿物加工
lxp9491@163.com
教育背景:
1996年6月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获选矿工程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获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方向)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学位(导师王淀佐院士);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ofAlberta)徐政和团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工作经历:
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任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任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任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任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院长、稀土学院院长(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兼任科学技术处副处长);2019年7月至今任江西理工大学稀金学院院长;2019年9月起任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任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负责人(副总裁级、技术首席专家兼技术研究院院长),2017年1月18日至2019年9月17日任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16年9月5日至2017年11月12日兼任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12月至2019年9月兼任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9月10日之后任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技术研究院院长)。

社会兼职:
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青海省科协第十届兼职副主席(2017年9月起至今),江西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第七届学术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矿学术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矿物加工工程与矿冶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在铜铅锌硫化矿高效分选与伴生资源综合回收、稀有金属选矿提取与伴生资源综合回收、矿冶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盐湖镁资源综合利用与功能材料开发等方面,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做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一些新技术陆续应用于工业生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6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技术发明奖2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0篇,被EI检索收录48篇;出版《难选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机理与应用》《难选铜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优先浮选工艺》《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难选铜镍硫化矿清洁选矿工艺及应用》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21项(转让3项,另1项专利获首届青海省专利奖银奖与中国专利优秀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项,主持制订地方标准3项。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XIANPINGLUO,BOFENG,PENGCHENGWANG,HEPENGZHOU,XIAOMINGCHEN.TheEffectofFulvicAcidontheLeachingofaWeatheredRareEarthOre,METALL.MATER.TRANS.B.2015,7,1416.(IF=1.474)
[2]XianpingLuo*,QunYan,ChunyingWang,CaiguiLuo,NanaZhou,ChenshengJian.TreatmentofAmmoniaNitrogenWastewaterinLowConcentrationbyTwoStageOzonization,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5,12,1197511987.(IF=2.035)
[3]XianpingLuo*,ChunfeiChen,JingYang,JunyuWang,QunYan,HuquanShi,ChunyingWang.CharacterizationofLa/Fe/TiO2andItsPhotocatalyticPerformanceinAmmoniaNitrogenWastewater,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5,12,1462614639.(IF=2.035)
[4]XianpingLuo*,JunyuWang,ChunyingWang,SipinZhu,ZhihuiLi,XuekunTang,MinWu.DegradationandMineralizationofBenzohydroxamicAcidbySynthesizedMesoporousLa/TiO2,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6,13(10),9971011.(IF=2.101)
[5]XianPingLuo*,LiPingZou,PeiLongMa,CaiGuiLuo,JingXu,XueKunTang.Removingaluminumfromalowconcentrationlixiviumofweatheredcrustelutiondepositedrareearthorewithneutralizinghydrolysis,RAREMETALS2017,36(8):685690.(IF=0.957)
[6]DanZhou,DanLiu,FengxiangGao,MengkeLi,XianpingLuo*.Effectsofbiocharderivedsewagesludgeonheavymetaladsorptionandimmobilizationinsoils,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7,14,681695.(IF=2.145)
[7]ZhouDan,LiZhenzhen,LuoXianping*,SuJia.LeachingofrareearthelementsfromcontaminatedsoilsusingSaponinandrhamnolipidbiosurfactant,J.RAREEARTH,Vol.35,No.9,2017,911919.(IF=2.524)
[8]XianpingLuo*,SipinZhu,JunyuWang,ChunyingWang,MinWu.CharacterizationandComputationofYb/TiO2andIts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withBenzohydroxamicAcid,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7,14,14711484(IF=2.145)
[9]CaiguiLuo,YangwuDeng*,KazuyukiInubushi,JianLiang,SipinZhu,ZhenyaWei,XiaobinGuo,XianpingLuo*.SludgeBiocharAmendmentandAlfalfaRevegetationImproveSoil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IncreaseDiversityofSoilMicrobesinSoilsfromaRareEarthElementMiningWasteland.Int.J.Environ.Res.Public.Health2018,15,965987(IF=2.468)
[10]LUOCaigui,DENGYangwu*,LIANGJian,ZHUSipin,WEIZhenya,GUOXiaobin,LUOXianping*.Exogenousrareearthelementyttriumdeterioratedsoilmicrobialcommunitystructure.J.RAREEARTH,2018,36(4),430439(IF=2.524)
[11]JianLiang,KaixingWu,YueLi,ZhenyaWe,PanZhuo,QunYan*,XianpingLuo*.ImpactsofLargeScaleRareEarthMiningonSurfaceRunoff,Groundwater,andEvapotranspiration:ACaseStudyUsingSWATfortheTaojiangRiverBasininSouthernChina,MINEWATERENVIRON.(2019)38:268280(IF=2.145)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