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靳永翥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22 导师主页
靳永翥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基层治理,公共政策
554977500@qq.com

教育背景:

师从国内著名学者、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原院长、现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振明教授,获行政管理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08-1998.08 湖北省巴东县初中高中任教;

2001.08-2005.08 贵州省委党校任教;

2008.08-2013.08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公共行政系任教;

2013.09-2020.06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副院长;

2020.07至今,作为学科带头人被引进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基层治理团队负责人,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贵州省政治学会副会长,贵阳市驱动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等。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一、科研项目
主持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重大委托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15项,科研经费150余万,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与基层治理体系优化研究”。
二、著作
在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以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贵州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研究》等著作5部。
三、论文
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等科学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国内学术网站和学术微信公众号转载,学术成果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一、学术著作: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以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基于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提供的经验证据》《贵州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等著作5部。


二、发表学术论文共70余篇

研究方向部分代表性论文列举如下:

1.靳永翥,李春艳.危机何以化解:基于危机公关的政府工具研究——以环境型邻避事件为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0(6)(CSSCI、核心,被“政科前沿”学术公号全文转载)

2.靳永翥.文化整合性治理:一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愿景[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3)(独著,核心,被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9(9)全文转载)

3.靳永翥,丁照攀.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项目制减贫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调查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7,10(3)(CSSCI,核心,学科A级期刊)

4.靳永翥,刘强强.政策问题源流论:一个发生学的建构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16,(8)(CSSCI,核心,学科A级期刊)

5.靳永翥.从“良政”走向“善治”——一种社会理论的检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CSSCI,核心)

6.靳永翥.德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探微[J].中国行政管理,2008,(1):103107(CSSCI,核心,学科A级期刊)

7.靳永翥.治理转型中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培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4,(6)(CSSCI,核心)

8.靳永翥,莫桂芳,赵远跃.智慧信任”:数字革命背景下构建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新动力——基于贵阳市沙南社区的个案分析[J].中州学刊,2020(1(CSSCI,核心)

9.靳永翥,赵远跃.基层治理变革中的乡村治理制度创设研究——以浙江象山“村民说事”为切入口[J].治理研究,2021(3)(CSSCI,在治理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的学术期刊)

10.张芳山,靳永翥,赵远跃.乡村振兴中的公共服务新工具:类型、特性及运行机理——基于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个案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2(6)(CSSCI,核心,二作),被治理评论学术公号全文推发。

11.丁怡舟,靳永翥,张敏.偏位与矫治:农村高质量公共服务何以实现——基于四川省J县的考察[J].农村经济,2022(6)(CSSCI,核心),二作。

12.靳永翥,赵远跃.公众参与背景下多源流理论如何更好解释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基于多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行政论坛,2022(6)(CSSCI,核心),人大复印资料2023(4)《公共行政》全文转载.

13.赵远跃,靳永翥.以“数”赋“值”:数字政府的建设困境及其治理策略——基于政策文件的质性文本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23(1)(CSSCI,AMI)

14.赵远跃,靳永翥.中国特色政策试验的知识生产与学习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2)(CSSCI,核心,二作)。

15.靳永翥,王程乙.彩礼流动视野下的村庄治理秩序——基于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3)(CSSCI扩展版,核心),被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学术公号全文推发。

16.李博,靳永翥,詹绍文.统合治理与县域议事协调机构的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基于西北H县的案例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3(7)(学科A级期刊,二作)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