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背景:
1.1992-1996年: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
2.2001-200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
3.2004-201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
工作经历:
1.1996-2001年: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2.2004-201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3.2012年至202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
4.2020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1.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下的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复兴与营建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18-2022,主持
2.保持文化传承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2012,参与
3.基于文化生态学的陕南古镇文化景观保护研究,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2014,主持
4.陕南古镇文化景观的文化生态学解析与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2012-2014,主持
5.非物质与物质性文化遗产相互支持的保护利用模式研究,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13-2014,参与
6.城市老年社区环境特征与生活形态关系研究,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2016,参与
7.西安古城区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活态”再生保护策略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6-2017,参与
8.陕西丝路城市历史景观评估体系(HLC)及其应用管理模式研究,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2022,参与
1.陕南古镇文化生态与景观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
2.乡村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
发表论文:
1.基于“CMG”矩阵模型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模式语言研究——以关中渭北地区为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年10月
2.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态复合性系统评价,中国城市林业,2021年12月。
3.系统动力学视角下陕西传统村落营建的多方参与机制及效应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20年10月。
4.陕南山地型传统村落参与式设计模式研究—以安康旬阳县湛家湾村为例,小城镇建设,2020年10月。
5.古村镇集群文化景观资源整合与复合型绿道系统的构建—以沁河中游地区为例,中国城市林业,2018年10月。
6.过渡性地理环境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基因分析与表达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8月。
7.“改造式”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 建筑学报, 2011年4月。
8.工业乡土性及其人文内涵的体现,建筑学报, 2005年11月。
9.大卫•奇普菲尔德的多样性建筑设计, 世界建筑, 2006年5月。
10.建筑人性美的体现——托德`威廉姆斯和比利`钱的设计 ,建筑师, 2005年10月。
11.“中尺度”绿道网络的复合性构建 ——以西安老城区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2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