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王益君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6-04 导师主页
王益君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数字治理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
yijun.wang@xauat.edu.cn

硕士招生专业

1
公共管理
2023
2
学术型硕士
2
公共管理
2023
4
专业学位硕士

简介: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主修金融,辅修会计,获得经济学与管理学双学位,保送本校读研;硕士、博士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专业为金融学。2021年至今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系书记,专业职称为副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

 

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及相关横向科研课题。在《公共管理评论》《Risk Management》发表CSSCI/SSCI/SCI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独著1部,教材2部。

 

学术贡献: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联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成果三等奖(2024年11月)、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25年2月);知网学术精要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2024年);中国第十届金融图书“金羊奖”50种候选图书(2022年);第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三等奖(全国百强案例)(2025年4月)。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的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通胀预期异质性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基于多部门NK-DSGE模型的研究,2019/01-2021/12,16万元,结题,主持,项目编号:71803148。

[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通胀预期异质性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2019/01-2021/12,8万元,结题,主持,项目编号:18XJC790015。

[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通胀预期异质性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2019/01-2021/12,8万元,结题,主持,项目编号:18XJC790015。

[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20/4-2022/10,1.5万元,结题,主持,项目编号:2020D033。

[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政策流变引发的舆情风险研究, 2022-7 至 2022-12, 5万元, 结题, 主持,项目编号:20220615ZZ07110021。

[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重大公共政策调整的网络舆情风险实时监测预警方法研究,2023-2026,主持,在研,10万元。

[7]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8JK0433,基于DSGE模型的自贸区金融开放及其风险研究,2018/01-2019/12,1万元,结题,主持。

[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JK1373,基于农地金融的陕西省农村信贷资金约束问题研究,2014/01-2015/12,1万元,结题,主持。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部分代表作:

[1]王益君,黄诗韵.政府回应一定会缓和热点事件舆情吗?——基于短视频的情感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24,6(03):52-75.

[2] Yijun W, Yu Z, Bashir U. Impact of COVID-19on the contagion effect of risks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based on transferentropy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J]. Risk Management, 2023, 25(2):12.(SSCI)

[3]王益君,魏美云.基于官方新闻报道的地方政府公信力文本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1):90-103.

[4]王益君.通胀预期异质性、央行信息沟通与最优货币政策规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1.(入围第十届金融图书“金羊奖”50种候选图书)(202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级人文社科一等奖)

[5]王益君,魏美云,周潮,孔丽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货膨胀与国别异质性——基于16个样本国家的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1(07):70-81. (北大核心)

[6]赵新伟,王琦,王益君.信息—价格双粘性部门异质性与中国产业经济波动[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41(08):64-77.2021.08.005. (CSSCI)

[7] YijunWang, Meiyun Wei, et al. Geopolitical risk,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and globaloil price volatility —an empiricalstudy based on quantile causality nonparametric test and wavelet coherence,Energy Strategy Reviews, 2022(04).(SCI2区)

[8]王益君.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及“阈值”效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 (03):71-77. (CSSCI)

[9]王益君.资产价格波动的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基于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 (01):118-122.(CSSCI)

[10]王益君,李善燊.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预期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 (23):180-182. (CSSCI)

[11]王益君,宋长青,王紫瑜.异质性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动态影响——基于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03):10-15.(CSSCI)

[12王益君,娄晨雨,张於琛.农村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区域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23(01):171-188.(北大核心)

[13]王益君.香樟推文系列之16:通胀预期管理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吗?[J].经济资料译丛,2021(03):60-69.

[14]王益君,张瑜.“政策流变”事件中网民负面情绪传播研究——以沈阳大学生零首付买房新政紧急叫停为例[J].情报工程,2022,8(05):100-114.

[15]Zeng T , Wang Y J . RESEARCH ON OPTIONGAM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 UNDER GOVERNMENT SUBSIDY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y, 2019, 20(2):1029-1042.(SCI)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