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7-2011 中南大学, 博士
2、2004-2006 广西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MBA)
3、2003-2006 中南大学, 工程硕士
4、1989-1993 沈阳黄金学院, 学士
工作经历:
1、2019-现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教授
2、2013-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教授
3、2011-2013年:保利江山资源有限公司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4、2006-2008年: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5、1999-2004年:灵宝河林矿产品加工厂,工程师
6、1993-1998年:河南嵩县宽平沟金矿,工程师
社会兼职:
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贵金属学术委员会(CPMC)第六届委员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金属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兼采矿与选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冶金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4277,焙烧氰化过程中银浸出钝化及调控机理研究,2024/01-2027/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4261,碲化物型金矿中碲的浸出机理研究,2022/01-2025/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4169,氧化铅(PbO)强化难处理高铜金精矿氰化浸出过程的基础研究,2015/01-2018/12,主持
省部级项目:
1、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BGY-053,钼铁冶炼烟尘资源化梯级回收钼银金技术研究,2023/01-2024/12, 主持
2、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F362,选金尾矿资源高效回收低品位白钨矿及金的关键技术研究,2020/01-2021/12,主持
3、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16GY154,碲化物型难处理金矿金银碲综合回收技术研究,2016/01-2017/12,主持
厅局级项目:
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8JS061,焙烧氰化过程银形态演变对其浸出效果影响分析,2018/01-2019/12,主持
企业委托项目:
1、宝鸡西北有色二里河矿业有限公司,20220561,铅锌无石灰低碱分离浮选工业试验研究,2022/11-2023/10,主持
2、中陕核钼业有限公司,20210513,钼铁冶炼烟尘回收钼选冶试验研究,2021/09-2022/12,主持
3、陕西富新振兴矿业有限公司企业项目,20200389,陕西某金矿氧化矿选矿试验室流程试验研究,2020/09-2021/12,主持
4、昆明星耀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企业项目,20180645,刚果(金)氧化铜钴矿中铜、钴物相分析及可浸性研究,2018/09-2018/12,主持
5、新疆哈巴河华泰黄金有限公司企业项目,20180521,多拉纳萨依金矿矿石可选性实验研究,2018/06-2019/05,主持
6、新疆保利深蓝矿业有限公司企业项目,20170901,卡特里西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方案应用研究,2017/08-2018/07,主持
7、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项目,2015285,柬埔寨某金矿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2015/07-2016/12,主持
[1] Wei Yang*, Hua Dong, Saija Luukkanen, Tao Long*,Sha Deng, He Wan,Gang Wang. Recovery of Tellurium from Cyanide Leaching Gold Tailings and the Leaching Mechanism of Lead Telluride, The Journal of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2023,75(11):301-309. https://doi.org/10.1007/s11837-023-06103-y
[2] 杨玮,薛梦鸽*,龙涛,邓莎,邓博,方楠. 基于DPSIR模型的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黄金科学技术,2023,31(4):635-645
[3] 杨玮,常东*,龙涛,邓莎.金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矿产保护与利用,2023,43(3):168-178
[4] 杨玮,王文涛,张伟晓,叶金秋. 超细磨矿物矿浆温度和浓度与黏度相关性分析.矿冶工程,2023,43(2):44-47
[5] Wei Yang, Mengge Xue, Yaping Wang, Tao Long, Sha Deng, Bo Deng, Nan Fang.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DPSIR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3,20(6):4932. https://doi.org/10.3390/ijerph20064932
[6] 杨玮,叶金秋,龙涛,邓莎,王文涛.选冶联合回收某高硫黄金尾矿中金的试验研究.黄金科学技术,2023,31(1):113-122
[7] Wei Yang, Hua Dong, Huan Cao, Tao Long*,Sha Deng, He Wan. Lead Oxide Enhances the Leaching of Gold in Cyanide Tailings, The Journal of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2023,75(2):301-309. https://doi.org/10.1007/s11837-022-05602-8
[8] Wei Yang, Nan Fang*, Yaping Wang, Tao Long, Sha Deng, Mengge Xue, Bo Deng. Value evaluation of mining right based on fuzzy real options, Resources Policy,2022,78: 102818. https://doi.org/10.1016/j.resourpol.2022.102818
[9] 杨玮,李文香,王倩,兰雪晨. 某铅锌矿选矿废水回用于铅锌浮选的效果研究.矿冶工程,2022,42(1):53-56
[10] Wei Yang , Jinqiu Ye, Yaping Wang, Tao Long*, Sha Deng, Wei Xiao, and Kai Zhang. Regulation of Lead Oxide on Cyaniding Behavior of Chalcopyrit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21, 570:151148 doi: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21.151148
[11] Wei Yang*, Xuechen Lan*, Qian Wang, Ping Dong, Gang Wang. Selective Pre-leaching of Tellurium From Telluride-Type Gold Concentrate,Frontiers in Chemistry,2021,9:593888.
[12] YANG Wei*, ZHANG Kai, WANG Ya-ping, LONG Tao,WAN He, LI Hui, WANG Qian. Dissolution of gold in chalcopyrite-containing cyanide solution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0, 27(5):1495−1502.
[13] Wei Yang*, Kai Zhang, Yaping Wang, Tao Long, He Wan, Hui Li, QianWang. Effect of PbO on cyanidation leaching behavior of bornite. Powder Technology, 2020, 367:411-420
[14] W. Yang*, H. Cao, Y.P. Wang, T. Long, H. Wan, H. Li, P. Dong.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tellurium from gold concentrate during alkaline sulfide leaching. The Journal of the Southern Af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2019, 119(10):883-890
[15] Wei Yang*, Gang Wang*, Qian Wang , Ping Dong , Huan Cao ,Kai Zhang. Comprehensive Recovery Technology for Te, Au, and Ag from a Telluride-Type Refractory Gold Mine. Minerals, 2019, 9(10):597
[16] Wei Yang*, Qian Wang*, Yaping Wang , Ping Dong.Eliminating the adverse effect of the lime on the gold-bearing pyrrhotite flotation using the isopentyl xanthate as collector at low alkalinity. Physicochemical Problems of Mineral Processing,2019, 55(5):1250-1258
[17] 杨玮,王倩,王刚.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浸出试验研究, 矿冶工程,2019,39(6):75-77
[18] 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 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有色金属工程, 2019,9(12):69-75
[19] 杨玮,王刚,曹欢,王倩. 从含碲金矿中综合回收金、银、碲的试验研究.矿冶工程, 2019, 39(4): 39-42
[20] 杨玮,曹欢,张凯,王刚.焙烧酸浸渣中铜的形态对铜、金浸出率的影响.过程工程学报,2018,18(6):1226-1231
[21] 杨玮,张凯,曹欢,王刚. 某含铜金精矿预处理过程中的铜、铁浸出.有色金属工程,2018,8(4):53-56
[22] 杨玮,董萍,邓忠. 某重选尾矿金浮选试验研究,黄金科学技术,2018,26(2):203-211
[23] 杨玮,邓忠,董萍. 高砷金精矿强化氰化浸出试验.有色金属工程,2018,8(2):83-86
[24] 杨玮,王刚,曹欢,张凯. 含铜金精矿焙烧—酸浸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黄金科学技术,2017,25(5):122-126
[25] 杨玮,刘瑞强,任允超. 氯离子对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的影响研究.黄金科学技术,2014,22(4):93-98
获批专利:
1、杨玮; 龙涛; 肖巍; 邓莎; 宛鹤; 叶金秋; 王文涛; 一种从高硫选金尾矿中回收金的方法, 2023-9-29,中国,ZL202210359542.2
2、杨玮; 宛鹤; 龙涛; 张凯; 曹欢; 一种抑制难处理含铜金矿石中铜矿物氰化溶解的方法,2021-1-15,中国,ZL201811604293.9
3、杨玮; 董萍; 宛鹤; 龙涛; 王刚; 曹欢; 张凯; 一种提高难处理碲化物型浮选金精矿中金、银浸出率的方法, 2020-10-9, 中国, ZL201810134468.8
4、杨玮;董萍;王刚;宛鹤;龙涛; 一种从碲化物型含金矿石中回收碲的方法, 2020-1-7, 中国, ZL201810134461.6
5、杨玮; 龙涛; 金凯; 一种连续刮泡型多层充气底部传动式浮选机. 2019-08-27, 中国, ZL20182204073.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