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姜涛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10-24 导师主页
姜涛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艺术学院
城市公共艺术、雕塑、社会学
474097969@QQ.COM

招生信息

1
美术学
学术型硕士
2
艺术设计
专业学位硕士
3
风景园林
专业学位硕士
教育背景:
1.1996-200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2.2008-2010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工程硕士;

3.2015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博士在读。
工作经历:
1.2001-2002: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研室专业教师;

2.2002至今: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专业教师。
社会兼职: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策展艺委会副主任
陕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环境艺术设计分会理事
西安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基金艺术科学项目《中国城市雕塑评价体系研究》(立项号:13BF053)
2、20122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20112013省级教改课题《综合类大学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20112012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金属材料技法与应用》
5、2014省级教学团队《雕塑专业教学团队》
6、2013主持校级教改课题《综合类大学城市雕塑材料学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7、2014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生态教育教学模式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创新与研究》
8、2017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丝路沿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陕西为例》(立项号:2017J025)
9、2022陕西省社科界社科普及活动资助项目《“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主体雕塑展览》(立项号:2022KP058)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Studyon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landscapeplanningbasedon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ory》发表于《ArabianJournalofGeosciences》(SCI)2021年第14期

《新时代家风文化在城市雕塑创作中的作用与意义》发表于《雕塑》(C类核心)2020年第5期

《地方性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存量规划入法研究》发表于《规划师》(CSSCI)2020年第36期

《城市雕塑容量指标体系构建——以西安市公园为例》发表于《工业设计》2020年第10期

《Urbanpublicartandinteractiondesignstrategybasedondigitaltechnology》发表于《ClusterComputing》(SCI)2019年第22期

《丝》、《夏》发表于《美术观察》(CSSCI)2018年第3期

《社会文化对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的引导作用——造型基础+雕塑基础教学》发表于《高教探索》(CSSCI)2017年第9期

《民族地区城市雕塑艺术变换的文化推移思考》发表于《贵州民族研究》(C类核心)2017年第6期

《城市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以宝鸡蟠龙文化公园雕塑为例》发表于《Sculpture雕塑》(C类核心)2017年第三期

《城市雕塑艺术与城市相共生的基本设计原则》发表于《艺术评论》(D类核心)2011年04期

《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发表于《飞天》(D类核心)2011年04期

《浅谈国内城市雕塑的发展》发表于《大家》(D类核心)2011年总140期

《美与丑的尺度》发表于《飞天》(D类核心)2010年24期

《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共雕塑艺术》发表于《学术探索》(C类核心)2012年

出版专著:《丝路民居建筑装饰雕刻研究》《城市雕塑建设中的文化载体研究》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