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王威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6-27 导师主页
王威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土木工程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结构抗震与防灾,结构健康监测
wangwgh@xauat.edu.cn

博士招生专业

1
结构工程
学术型博士
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学术型博士

硕士招生专业

1
结构工程
学术型硕士
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学术型硕士

王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本科92级工民建专业,96年大学毕业后在工地施工3年。1999年统考硕士,2002年毕业。2001年统考博士,2005年博士毕业,2006年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后,2012美国访学。2016年任混凝土结构教研室副主任,2023年任混凝土结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从事高层建筑与桥梁结构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教材与专著11部。刊出学术论文170篇,授权国家专利140余项。指导研究生毕业60人,其中博士毕业10人。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 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2/02-2013/02,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土木环境与测量工程系, 结构工程专业, 访问学者

2006/03-2008/08,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结构工程专业, 博士后

2002/09-2005/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博士

1999/09-2002/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专业, 硕士

1992/09-1996/07,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系,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 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7/06-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博导

2015/11-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

2009/11-2015/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硕导

2005/12-2009/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2005/12-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教研室。曾多次担任课程组长,课程设计组长,毕业设计组长,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组长,工会小组长(2013-2016),教研室副主任(2016.1-2019.5分管本科生教学,2019.6-2023.9兼组织委员,分管研究生教学),党支部书记(2023.9-今)

1998/06-1999/08,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监理部, 助理工程师

1996/07-1998/05,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 基建处, 助理工程师

研究领域

[1]混合结构,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2]结构安全诊断, 结构健康监测

[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4]高层与大跨结构振动与控制

[5]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开发利用-典型房屋桥梁结构防灾

学术、社会兼职

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体系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组成员,委员

陕西省土建学会地震工程分会委员,委员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 考虑协同工作的带翼缘内嵌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214), 2023.01~2026.12, 在研, 主持。

[2] 可恢复功能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449), 2016.01~2019.12, 结题, 主持。

[3] 建筑钢结构隐性损伤与磁记忆信号的量化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8383), 2015.01~2018.12, 结题, 第二负责人。

[4] 基于磁记忆效应的桥钢箱梁损伤量化评判理论与危险预警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548), 2019.01~2022.12, 结题, 第二负责人。

[5] 桥梁拉索隐匿性损伤磁记忆无损检测理论与量化评判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8314), 2024.01~2027.12, 在研, 第二负责人。

[6] 建筑钢结构隐性损伤的磁记忆信号的量化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015JM5192), 2015.01~2016.12, 结题, 主持。

[7] 桥梁钢结构损伤的磁记忆信号量化评判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金(2018JZ5013), 2018.01~2020.12, 结题, 主持。

[8] 双轴水平加载的T形截面竖波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基金(2022JZ-21), 2022.01~2024.12, 在研, 主持。

[9]基于磁记忆漏磁特性的钢结构构件潜在损伤早期诊断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060400176), 2006.06~2008.05, 结题, 主持。

[10]高层及大跨组合结构建筑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合作单位项目(2017YFC0703404), 2017.7.1~2020.6.30, 结题, 第二负责人。

[11]磁-力耦合式检测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278077),2003.01-2005.12,结题,主要参加人。

[12]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LDRCE23-06),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SLDRCE23-06),同济大学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01-2027.12,在研,第二负责人。

[13]铁路客站多尺度模型建立及基于响应面技术的损伤识别数据库研究(2022KY51ZD(ZNJC)-03-0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委外项目,2022.7.1-2024.6.30,在研,第二负责人。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从事高层建筑与桥梁结构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教材与专著11部。刊出学术论文170篇,授权国家专利140余项。指导研究生毕业60人,其中博士毕业10人。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

专著与教材

[1]王威, 苏三庆. 建筑结构震害分析及对策[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王威, 薛建阳.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习题集及题解[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3]薛建阳, 王威.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4]薛建阳, 王威. 混凝土结构设计[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5]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编,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编著. 汶川大地震陕西震情调查分析与研究[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王威参编, 并负责校稿).

[6]苏三庆, 王威. 建筑钢结构磁记忆无损检测[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7]薛建阳主编.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设计[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 其中, 王威承担第8章《混合结构设计》编写,  pp328-362.

[8]王威, 苏三庆. 可恢复功能波形钢板-混凝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9]苏三庆, 王威. 桥梁钢结构磁记忆无损检测[M]. 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 2022.

[10]王威. 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丛书-土木工程专业综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

[11]王威. 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丛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

学术论文

[1]Wei Wang, Yan Wang, Zheng Lu.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8, 160(4):281-292. (SCI)

[2]Wei Wang, Shuchun Yi, Sanqing S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and damage characterization of steel beam buckling using magnetic memory signals[J].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2016,25(11):505-518. (SCI)

[3]Shuchun Yi, Wei Wang, Sanqing Su. Bendi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tal magnetic memory signal based on von Mises yield criter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2015,49(4):547-556. (SCI)

[4]王威, 张龙旭,苏三庆,高敬宇,李艳超,李元刚.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8, 39(5):36-44. (EI)

[5]王威,薛建阳,罗大明,周显伟.建筑楼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5):157-165.

[6]王威,郑山锁.工业厂房在2008汶川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及启示[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1):130-141.

[7]吕西林,干淳洁,王威.内置钢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9,30(5):89-96 (EI收录:20094512438234).

[8]王威,王社良,苏三庆.铅芯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的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03,33(12):60-64.

[9]王威,王社良.大型火电厂主厂房纵向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2003,33(12):39-42,38.

[10]王威, 王俊, 苏三庆, 张恒, 梁宇建, 向照兴. 波形反对称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20,41(6):11-19. (SCI)

[11]王威, 李元刚, 苏三庆, 赵春雷, 任坦, 刘格炜, 董晨阳. 波形钢板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52(11):13-24,44. (EI)

[12]Wei Wang, Yingzi Ren, Zheng Lu, Jiangliang Song, Bin Han, Ying Zhou.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Hysteretic Behaviour of Corrugated Steel Plate Shear Walls and Steel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9, 160(9):136-152.(SCI)

[13]王威, 刘格炜, 张龙旭, 苏三庆, 任英子, 王鑫. 波形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墙抗剪承载力研究[J]. 工程力学, 2019,36(07):197-206,226. (EI)

[14]王威, 易术春, 苏三庆, 马小平, 杨熠奕.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和关键问题[J]. 中国公路学报, 2019,32(9):1-21. (EI)

[15]王威, 向照兴, 梁宇建, 王俊, 黄思考. 钢板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与内嵌钢板刚度匹配关系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9,38(24):34-40. (EI)

[16]王威,赵春雷,苏三庆,任坦,刘格炜,董晨阳.带栓钉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粘结滑移性能与承载力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9,39(9):108-119. (EI)

[17]Wei Wang, Jiangliang Song, Mingyue Hou, Gewei Liu, Wanzhi Wang.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placeable corrugated steel plate-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9, 127: 105827. (SCI)

[18]王威, 侯铭岳, 宋江良, 苏三庆, 权超超, 赵昊田. 竖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韧性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22,43(1):66-75.

[19] Jiangliang Song, Wei Wang, Sanqing Su, Xiaobo Ding, Qirui Luo, Chaochao Qu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ond-slip performance between concrete and a corrugated steel plate with studs[J] Engineering Structures.2020.111195(SCI)

[20]Wei Wang, Qirui Luo, Bingjie Wang, Jiangliang Song, and Chaochao Quan. Performance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f Corrugated Mild SteelDamper with considering Weld Failure[J]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20: 1-20. Doi: 10.1080/13632469.2020.1772153.(SCI)

[21]Wei Wang; Jiangliang Song; Wanzhi Wang; Xiaobo Ding; Zheng L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Low-Yield-Point Corrugated Steel Plate Damper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21, 147(2): 04020335. (ASCE)

[22]Wei Wang, Jiangliang Song, Sanqing Su, Hengli Cai, Ruifu Zha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an axial tension-compression corrugated steel plate damper[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1, 163: 107498.(SCI)

[23]Qirui Luo, Wei Wang, Zhuangzhuang Sun, Bingjie Wang, Shanwen Xu.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esoscopic Concrete with Random Elastic Modulus[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geering. 2021, 33: 101850. (SCI)

[24]王威, 罗麒锐, 苏三庆, 徐善文, 王冰洁, 孙壮壮. 双向加载下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 振动与冲击,2021,40(16):175-182.

[25]王威, 梁宇建, 向照兴, 王俊. 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比影响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0,52(04):66-76.

[26]王威,韩斌,王万志,黄元昭.带可更换阻尼器的波形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05):1350-1360.

[27]王威,王万志,梁宇建,向照兴,韩斌.一种弯剪型软钢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10):2925-2940. (EI)

[28]王威,黄元昭,苏三庆,宋江良,徐善文,李昱.墙趾可更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1,53(4):33–44. (EI)

[29]王威,李昱,苏三庆,权超超,甄国凯,宋鸿来.竖波钢板组合剪力墙等效塑性铰长度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2,43(7):219-229. (EI)

[30]王威,赵昊田,权超超,宋鸿来,李昱,周毅香.墙趾可更换竖波钢板剪力墙抗剪承载力[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5(8):1407-1418,1435. (EI)

[31]王威,孙壮壮,罗麒锐,王冰洁,林忠良.开洞波形钢板墙受剪承载力及耗能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2,43(10):187-198. (EI)

[32]王威,宋鸿来,权超超,李昱,甄国凯,赵昊田.横波钢板混凝土剪力墙震损修复及抗侧刚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5(09):1694-1704.

[33]Jiangliang Song, Wei Wang, Sanqing Su, Bingjie Wang, Yu Li, Zheng L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bond-slip behaviour between corrugated steel plates and concrete in CSRC structure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1,229:124315.(SCI)

[34]Wei Wang, ChaoChao Quan, Yu Li, GuoKai Zhen, HaoTian Zhao.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orrugated steel-plate shear wall with replaceable bottom corner damper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2, 152: 107061. (SCI)

[35]王威, 徐善文, 苏三庆, 罗麒锐, 王冰洁, 孙壮壮. 波形腹板正对称阻尼器的抗剪承载力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8(11):112-120.(EI)

[36]王威, 徐善文, 罗麒锐, 孙壮壮, 王冰洁. 波形腹板阻尼器人字形支撑框架的抗侧性能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53(7): 2668−2679. (EI)

[37]王威, 王冰洁, 罗麒锐, 徐善文, 孙壮壮, 李鹏洛. 横波钢板剪力墙内嵌板与边框柱相互作用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2022,35(6):1481-1492. (EI)

[38]王威,王冰洁,罗麒锐,孙壮壮,李鹏洛,林忠良.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2,54(04):141-149. (EI)

[39]Wei Wang, Qirui Luo, Shanwen Xu, Bingjie Wang and Zhuangzhuang Sun.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rrugated mild metal shear damper based on damage control and energy-dissipation improvement[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1, 47: 103840. (SCI)

[40]王威,李昱,权超超,陈乐乐,续鉴,贾煜.竖波钢板组合剪力墙截面性能及曲率分析[J]. 工程力学, 2023, 40(7): 82-98. (EI)

[41]王威,陈乐乐,苏三庆,刘磊,蔡恒立,周毅香,赵炳震.波形腹板部分包覆组合柱强轴偏心受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23, 44(5): 252-263. (EI)

[42]Chaochao Quan, Wei Wang, Yu Li. Hysteretic model and resilient application of corrugated shear panel dampers[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22, 178: 109477. (SCI)

[43]Chaochao Quan, Wei Wang, Yu Li, Zheng Lu. Cyclic behaviour of demountable metallic corrugated shear panel dampers[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2, 61: 105228. (SCI)

[44]Yu Li, Wei Wang, Sanqing Su, Chaochao Quan, Jian Xu, Yu Jia, Jiaxin Mi. Seis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eccentrically braced steel frame using demountable-metallic-corrugated-shear-panel damper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3, 207: 107972. (SCI)

[45]Yu Li, Wei Wang, Sanqing Su, Chaochao Quan, Yu Jia, Jiaxin Mi, Jian Xu. Se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ertical corrugated steel plate-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 [J]. Structures, 2023, 56: 104987. (SCI)

[46]Wei Wang, Yu Li, Sanqing Su, Chaochao Quan, Jiaxin Mi, Jian Xu, Yu Jia.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ss transfer and failure mechanism between corrugated steel plat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J].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3, 153: 107555. (SCI)

[47]Wei Wang, Hengli Cai, Congyou Bai, Haiyang Bao, Boyuan Gao, Zhiwei Yuan, Kai Wang. Seismic performance of partially encased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s with corrugated web [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3, 77: 107481. (SCI)

[48]Qirui Luo, Shixing Zhao, Wei Wang, Xiaobing Gong, Jing Xia.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efficiency of corrugated steel-plate composite shear wall[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3, 172: 108046. (SCI)

[49]王威, 李鹏洛, 林忠良, 米佳鑫, 王小飞, 续鉴, 贾煜. 波纹钢板-混凝土界面能耗及其本构关系[J]. 复合材料学报, 2024, 41(3): 1588-1600. (EI)

[50]Wei Wang, Hengli Cai, Congyou Bai, Haiyang Bao, Boyuan Gao, Zhiwei Yuan, Jianhui Niu.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eccentric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columns with corrugated web [J].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23, e2084. (SCI)

[51]Yu Li, Wei Wang, Sanqing Su, Chaochao Quan, Xiaofei Wang, Qiang Zhou.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bility verification of hysteretic model of shear wall bottom corner damper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4, 177: 108390. (SCI)

[52]Wei Wang, Jiaxin Mi, Baijie Zhu, Yongsheng Chen, Jian Xu, Yu Jia. Study on bond-slip mechanism and interface shear transfer of corrugated web PEC columns with stud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134899. (SCI)

[53]Wei Wang, Yu Li, Sanqing Su, Jian Xu, Yu Jia, Jiaxin Mi, Jiaxuan Tang. Study on interface bonding properties between corrugated steel plate and vulcanized rubber[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431: 136578. (SCI)

[54]Xinwei Liu, Sanqing Su, Wei Wang, Junting Li, Fuliang Zuo. Evaluation of residual load-bearing capacity for corroded steel strands via MMM technique[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24, 219: 108777. (SCI)

教改论文

[1]王威, 薛建阳, 白国良. 研究生层次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3):95-97.

[2]薛建阳, 王威, 徐善华.工程管理类《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建筑结构, 2008, 38(S刊):90-92.

[3]王威, 史庆轩, 梁兴文, 赵歆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建筑结构, 2008, 38(S刊):187-191.

[4]王威, 马乐为, 薛建阳, 姚继涛.提升《砌体结构》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实践[J]. 建筑结构, 2008, 38(S刊):249-250.

[5]马乐为, 王威, 梁兴文. 关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建议[J]. 建筑结构, 2008, 38(S刊):301-302.

[6]王威, 梁兴文. 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实践[J].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3(S刊):117-119.

[7]王威, 姚继涛. 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高层住宅设计计算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5):140-143.

授权专利

[1]王威, 梁宇建, 徐金兰, 向照兴, 刘格炜. 一种带有摇摆耗能柱的框架剪力墙结构[P]. 中国专利: ZL 201810828462. 0, 申请日: 2018-07-25, 授权日: 2020-09-01. (发明专利)

[2]王威, 范咪咪, 徐金兰, 董晨阳, 李成, 王雅慧. 一种可更换的X型软钢复合耗能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1911172760. X, 申请日: 2019-11-26, 授权日: 2021-04-27. (发明专利)

[3]王威, 宋鸿来, 甄国凯, 李昱, 王冰洁. 一种可更换波纹粘滞弹簧组合软钢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1911173557. 4, 申请日: 2019-11-26, 授权日: 2021-05-14. (发明专利)

[4]王威, 赵昊田, 徐金兰, 王万志, 宋鸿来, 孙壮壮. 一种拉压型橡胶摩擦金属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1911173544. 7, 申请日: 2019-11-26, 授权日: 2021-05-25. (发明专利)

[5]王威, 王万志, 韩斌, 宋江良, 丁小波. 一种柱底阻尼器及基于该柱底阻尼器的波形腹板半包柱[P]. 中国专利: ZL 201910889262.0, 申请日: 2019-09-19, 授权日: 2021-03-30. (发明专利)

[6]王威, 李昱, 徐金兰, 权超超, 黄元昭, 甄国凯. 一种适用于桥梁结构的梳齿状限位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1911173543. 2, 申请日: 2019-11-26, 授权日: 2021-10-22. (发明专利)

[7]王威, 孙壮壮, 苏三庆, 王冰洁, 罗麒锐. 一种带有粘弹性材料的正交波形开缝钢板分级耗能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20 1 1356896. 9, 申请日: 2020-11-26, 授权日: 2021-12-07. (发明专利)

[8]王威, 李艳超, 张龙旭, 高敬宇, 李元刚. 分阶段屈服型软钢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16 1 1056531. 8, 申请日: 2016-11-25, 授权日: 2022-01-18.(发明专利)

[9]王威, 刘磊, 苏三庆, 徐善文, 林忠良, 李鹏洛. 一种带有可更换钢插板的粘滞剪切型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21 1 0034204. 7, 申请日: 2021-01-11, 授权日: 2022-03-08. (发明专利)

[10]王威, 林忠良, 苏三庆, 徐善文, 刘磊, 李鹏洛. 一种粘滞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21 1 0040005. 7, 申请日: 2021-01-11, 授权日: 2022-03-08. (发明专利)

[11]王威, 林忠良, 苏三庆, 王冰洁, 李鹏洛, 刘磊. 一种分阶粘滞-摩擦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21 1 0034731. 8, 申请日: 2021-01-11, 授权日: 2022-03-08. (发明专利)

[12]王威, 陈乐乐, 苏三庆,甄国凯,徐善文,周毅香. 一种多向耗能的米字型桥梁减震限位器[P]. 中国专利: ZL 2021 1 0034213.6, 申请日: 2021-01-11, 授权日: 2022-05-17. (发明专利)

[13]王威, 李玉坤, 徐金兰, 蔡恒立, 宋江良, 陈乐乐. 一种摩擦耗能型阻尼器和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P]. 中国专利: ZL 2021 1 0020419.3, 申请日: 2021-01-07, 授权日:2022-05-24. (发明专利)

[14]苏三庆, 孙灏江, 王威, 易术春, 路秀琪, 马小平. 一种检测钢结构压杆失稳的装置及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16 1 0538538.7, 申请日: 2016-07-08, 授权日:2022-10-11. (发明专利)

[15]苏三庆, 余成龙, 王威, 韩松, 杨超颖, 王普. 一种适用于多截面金属梁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20 1 0864795. 6, 申请日:2020-08-25,授权日:2023-01-24. (发明专利)

[16]王威, 甄国凯, 权超超, 陈乐乐, 蔡恒立. 一种装配式耗能自复位柱脚结构及立柱连接节点[P]. 中国专利: ZL 2021 1 0674812. 4, 申请日:2021-06-17,授权日:2023-01-24. (发明专利)

[17]苏三庆, 邓瑞泽, 王威. 一种适用于钢丝绳的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P]. 中国专利: ZL 2019 1 0889285.1, 申请日:2019-9-19,授权日:2023-5-12. (发明专利)

[18]王威, 李昱, 贾煜, 张海涵, 徐金兰. 一种适用于钢箱梁桥的多向震振双控装置[P]. 中国专利: ZL 2022 1 0319436. 1, 申请日:2022-03-29, 授权日: 2024-05-14. (发明专利)

[19]王威, 贾煜, 苏三庆, 李昱, 米佳鑫. 一种半主动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22 1 0462462. X, 申请日:2022-04-28, 授权日: 2024-05-14. (发明专利)

[20]王威, 白淙尤, 苏三庆, 王小飞, 贾煜. 一种分阶段可恢复的粘滞-SMA摩擦复合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22 10 648511. 9, 申请日:2022-06-09, 授权日:2024-05-14. (发明专利)

[21]王威, 梁宇建, 徐金兰, 王俊, 张恒, 向照兴.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的可更换弧形软钢板组合耗能阻尼器[P]. 中国专利: ZL 2018 1 0488826. 5, 申请日:2018-05-21, 授权日:2024-03-26. (发明专利)

[22]王威, 董晨阳, 徐金兰, 范咪咪. 一种用于木结构梁柱节点加固保护的装置[P]. 中国专利: ZL 2018 1 1274312. 6, 申请日:2018-10-30, 授权日:2024-03-22. (发明专利)

指导毕业博士学位论文

[1] 马小平.基于金属磁记忆效应的结构钢疲劳累积损伤表征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 (指导教师:苏三庆,王威)

[2] 赵旭冉.基于金属磁记忆的建筑钢结构力-磁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 (指导教师:苏三庆,王威)

[3] 郭欢.低周反复荷载下门式刚架的磁记忆信号特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1. (指导教师:苏三庆,王威)

[4] 杨熠奕.基于金属磁记忆效应的局部锈蚀桥梁钢损伤表征及力学性能评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苏三庆,王威)

[5] 宋江良.可恢复功能波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非线性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6] 罗麒锐. 墙趾可更换波纹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墙结构抗震性能匹配方法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7] 权超超. 基于韧性评估理论的波纹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抗震提升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8] 左付亮.基于金属磁记忆的钢箱梁力-磁量化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苏三庆,王威)

[9] 李俊廷.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桥梁钢疲劳损伤表征及寿命评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24. (指导教师: 苏三庆, 王威)

[10]邓瑞泽. 基于金属磁记忆效应的桥梁钢力-磁耦合及拉伸荷载评估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24. (指导教师: 苏三庆, 王威)

指导毕业硕士学位论文

[1] 孙壮壮.波形腹板PEC柱界面黏结滑移性能及剪力传递机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2] 徐善文.带波形腹板阻尼器的人字形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3] 王冰洁.波形腹板部分包裹钢纤维混凝土柱界面黏结滑移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4] 赵昊田.西安站改高架候车室斜交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5] 宋鸿来.斜交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6] 甄国凯.波纹腹板H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柱强弱轴偏压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指导教师:王威)

[7] 陈乐乐.波纹腹板部分包覆组合柱弱轴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8] 周毅香.双向荷载作用下空间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9] 刘磊.竖向波纹腹板部分包覆组合柱强轴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10] 李玉坤.斜交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11] 林忠良.往复荷载下波形钢板与橡胶界面黏结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12] 李鹏洛.波形钢板-橡胶界面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指导教师:王威)

[13] 米佳鑫.不同高宽比的T形截面竖波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14] 贾煜.不同墙肢布置形式的带翼缘竖波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15] 续鉴.不同双轴加载路径的T形截面竖波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16] 白淙尤.再生混凝土波形腹板PEC柱-钢梁中节点(强轴)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17] 包海洋.再生混凝土波形腹板PEC柱(弱轴)-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18] 周强.型钢混凝土梁柱空间节点抗震性能与滞回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19] 王小飞.跨越地裂缝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地震破坏特征及动力响应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指导教师:王威)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

展开更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学费及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从2008年开始面向统招硕士、博士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对于在入学考试中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免去学费一半或全部的学业奖学金。此外,统招研究生还可参加优秀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位层次及评定等级的不同,可享受100元/月至400元/月不等的优秀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有金诚信奖学金、长江精工钢构奖学金、宝钢奖学金、西飞铝业建筑奖(助)学基金、高科集团·天地源奖学金、海螺奖学金等数十项社会企业奖学金。并设有研究生“三助”、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