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背景
1997. 09 - 2001. 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工程系, 本科
2002. 09 - 2005. 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
2004. 09- 2009. 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2011.09-2012.06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房地产系,青年骨干访问学者
2013.7-2014.07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16.07-2016.08 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交流学习
工作履历
2005. 07 - 2007.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
2007. 10- 2013. 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讲师
2013. 10 - 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07- 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2020.09- 至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BIM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9.05- 2023.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教研室,主任
2023.09-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教研室,主任
研究领域
1. 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
2. 施工安全风险实施监控与评价分析
3. 建筑火灾风险动态监测及风险分析
4. BIM云协同平台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5. 国际工程承发包及合同管理
6. 绿色建造技术与开发应用
学术/社会兼职
中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总工程师委员会理事;CECS智慧建造与城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智能建造与新型城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建造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青年联谊会副会长;绿色施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分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优秀命题专家;陕西省执业资格考试命题专家;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候任考官;中国法学会会员;陕西省法学会建筑法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综合评标专家;西安市危大工程专家库专家;西安市建筑节能专家;西安市建筑科技专家;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库专家。
主持或主要参与纵向项目31项,横向项目35项,部分如下:
1. 地铁建设项目火灾风险动态阈值数据库及预警决策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在役旧工业建筑物再利用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连续倒塌多尺度响应的钢框架结构全寿命鲁棒性及可恢复性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先进绿色建筑材料与结构防灾研究创新团队(先进绿色建筑材料与结构防灾研究创新团队)
5. 双碳目标下建筑固体废弃物全产业链资源优化研究与示范(横向科研项目)
6. 公交场站上盖物业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结合建设研究(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科技项目)
7. 城镇既有老旧小区实态评估及改造利益机制研究(西安市科技局科技项目)
8. 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科技项目)
9. 输水管线工程黄土震陷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研究(陕西省科技厅企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10. 地下商业空间火灾、洪涝灾害应急处理模式研究(陕西省建设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1. 光伏支架结构支架产品设计咨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横向项目)
12. 喷涂式环保墙体—原竹龙骨组合结构绿色住宅体系的研究与推广示范(陕西省建设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合约治理研究(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科技项目)
14. 基于城镇在役公共建筑物非稳定机理及危机应对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15. 在役旧工业建筑物危机管理模式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技术计划项目)
16. 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适用技术与评价体系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技术计划项目)
17. 建筑施工强制实施安全责任生产保险工作研究(陕西省建设厅科技项目)
18.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及压力测试(陕西省建设厅科技项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立法修订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技术计划项目)
20.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项目的评价理论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合约治理研究(西安市房地局项目)
22. 大型公共建筑安全防火系统的应用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
23.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关键技术产学研课题研发(横向项目)
24. 多弧度屋面模板施工关键技术产学研课题开发(横向项目)
25. 镂空空心陶砖幕墙干挂建造技术产学研课题开发(横向项目)
发表论文
1.A BIM–WMS Management Tool for the Reverse Logistics Supply Chain of Demolition Waste,Sustainability,14(23),2022(SCI二区,IF=3.89)
2. 基于组合权重和集对分析法的煤矿生产安全评价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2.11
3. 基于改进序关系-云模型的城市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22.10
4. 上软下硬地层深基坑结构变形监测及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2.09
5.考虑腐蚀作用的钢框架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J].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06
6. 基于组合权重-可拓物元的脚手架施工风险安全评价[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22.05
7. 基于CAST-IFPN的地铁站点火灾安全评价[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03
8.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风险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22.02
9. 基于FMEA的建筑施工HSE风险预警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09
10. 基于链路和项目特征的地铁车站进度管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04
11. 复合地层中盾构刀具磨损超前控制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02
12. 基于韧性曲线的城市地铁网络恢复策略研究[J].灾害学,2021.01
13. 施工塔吊安全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12
14.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for progressive collapse of semi-rigid steel frames with extended endplate connection,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31(6) ,617-628, 2019 (SCI二区,IF=4.55)
15.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pre-twisted Euler beam based on general displacement soluti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69(5),479-486, 2019 (SCI三区,IF=2.92)
16. The Linear-Elastic Stiffness Matrix Model Analysis of Pre-twisted Euler-Bernoulli Beam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81(5),433-443, 2019 (SCI三区,IF=2.92)
17. The Multi-factor Effect of Tensile Strength of Concrete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Random Aggregate Distributio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65, 585-595, 2018 (SCI二区,IF=5.08)
18. Investigation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shaped column joints, Computer and Concrete,21(3), 335-344, 2018 (SCI四区,IF=1.84)
19.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for progressive collapse analysis of semi-rigid steel frames,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Vol. 28(2), 209-221, (2018) (SCI二区,IF=4.55)
20. A general solution to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pre-twisted Euler beam subject to static loa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Vol64(2),205-212, 2018 (SCI三区,IF=2.92)
21. Progressive Collapse Analysis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Energy Principle, 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V21(3),553-571,2016 (SCI二区,IF=4.55)
22. An evaluation method to predict progressiv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V122, 238-250,2016 (SCI三区,IF=3.4)
23. The subjects of building Fire Risk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ir Correlation[C].Advances Material and Research(EI)
24. Elastic flexural-torsional buckling behavior of Pre-twisted bar under axial pressure[C].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EI)
25.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Research of the Pre-twisted Thin-walled Beam,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Vol. 57(3),389-402, 2016(SCI三区,IF=2.92)
出版教材
1. 土木工程概论(全英文)[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FIDIC施工合同条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设法规[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建设法规与案例分析[M]. 科学出版社
5.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M]. 冶金工业出版社
6.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M]. 冶金工业出版社
7. SAP2000在幕墙钢结构中的设计与应用[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SAP2000结构工程案例分析[M]. 冶金工程出版社
9.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 科学出版社
10. 建设法规[M]. 科学出版社
11. 工程项目管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 冶金工程建设[M]. 冶金工业出版社
13.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全国二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用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用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全国二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用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改项目及获奖
1. 基于新工科背景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2019年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级别:省部级
2. 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研究,第二批陕西省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级别:省部级
3. 土木工程概论,省级一流线上课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语课程体系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重点)
4. 土木工程概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
5. 建设法规(骨干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
6. 建设法规(省教资源共享课程),级别:省部级
7. “土木工程概论”在线开发专业课程建设,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子项目,
8.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双语教学体系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年07期:23-25,3
9.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多方式融合及方案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年07期: 20-22,3
10. 指导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奖30余项次。
授权专利
一种建筑用节能型光伏绿化墙,等30余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学校总占地4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氛围浓郁。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学科精华。1956年,在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历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除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外,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会计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在校各类学生近40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近6000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近14000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设立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硕士点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铸就了“传承文明、创造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研发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为办学思路,全面实施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创新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等六大奠基工程,使得学校步入了和谐快速发展的道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相继实现了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与博士点数、硕士点数、学校综合排名、校园面积、年经费到款额等衡量学校办学层次重要指标零的突破或翻番。学校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全国64所“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试点单位”、“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荣获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和全国6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乘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坚持“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求效益,深化体制改革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